看诗词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gēng

【源】 ①春秋时鲁季平子伐营取郠(故城在今山东沂水),后去邑为更氏,见《姓谱》(17,62)。②古时乡官有五更,其后以官为氏(60,62)。【望】 魏郡(17,418)。【变】 一作〔㪅〕(26)。【布】 河南洛宁(294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山西代县(335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更嬴(一作更盈),战国时魏人,能虚弦落雁,雁先被伤,故得之,后世传鸟闻虚弦而下,盖起于此(7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涉县,山西之大同、长治,青海之天峻,新疆之塔城,河南之卢氏,云南之泸水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藏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其源: ①其据《战国策》 注云: “战国时魏有更赢 (按: 郑樵引《国语》 作 ‘魏有更盈,能虚弓落雁。’ 疑其有误),更氏当出此。” ②又云: “当为五更者之后,以为氏。”五更,《姓氏词典》 谓之 “老人知五行更代事者之称。”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谓之“古代乡官名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贺儿

    读音:hè ér后改为儿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
  • 读音:Liú/Liou,Lyou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63)。

  • 读音:xùn周礼有训方氏,子孙以官为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
  • 鱉故德

    读音:Biēɡùdé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一部,居五国、女真、敌烈诸部间,以部为氏(426)。

  • 伯蘇

    读音:Bósū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喀喇沁(23,63,2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白苏〕(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,世居喀喇沁地方,乃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
  • 读音:Qī【源】 倛,亦作魉,系古时驱逐鬼怪和疾病的面具,或以物为氏(91)。亦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,其注云: “倛,亦作魌,古时驱逐鬼怪

  • 道鞏

    读音:Dàogǒng【源】 僜人姓。世居西藏察隅(435)。

  • 孔尼剌

    读音:Kǒngnílá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黑龙江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孔尼喇〕(260)。

  • 溪尊

    读音:Xīzū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宋史》 收载。其注称: “宋有溪尊勇丹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相里

    读音:xiàng lǐ【音】 相,亦音Xiàng(17)。【源】 ①皋陶(一作咎繇)之裔晋大夫里克,为惠王所杀,克妻携少子季连逃居相城(故城在今河南鹿邑东15里),因为相里氏(6,12,60)。②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