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斜卯

斜卯

读音:xié mǎo

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(21,60,71)。部人散居曷懒水、曷懒甸(今海兰河及其以南到朝鲜咸镜北道地)、木里门甸、徒门水(今图们江)等地,一部分西迁至术吉水(今松花江下游一支流,在郭尔罗斯前旗东北)(397)。居术吉水之斜卯部人以部名为氏(71)。【变】 ①按女真人语,应译作〔斜卵〕,或以汉文不雅,遂改为斜卯(71)。一说,系宋人书误(397)。②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锡默〕(24)。【望】 彭城(60,71)。【人】 斜卯阿鹘土,金时赠金吾卫上将军(71)。斜卯阿里,超时历任顺义、泰宁军、归德、济南尹,赠封韩国公(21,71)。


金代女真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引 《金史》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云: “金姓。望出彭城。”

金代有斜卯·河里,济南尹;又有斜卯·爱实,翰林直学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jiū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。宋微子之后有鸠氏,见《路史》(62)。②西域天竺人姓(7,62)。③鸠夷、鸠摩复姓之后改为鸠氏(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④云南德宏地区傣族姓(164)。见《

  • 阿干頓

    读音:E-fúgāngāndūn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,见《高丽史》(71,431)。

  • 㝸勒

    读音:Biànlè【源】 西夏人姓。亦作㝸(31)。【人】 㝸勒德元,西夏时武功大夫(31,63)。

  • 读音:nán汉灵帝时有乌桓大人难楼。(见《汉书·乌桓传》)

  • 費揚古

    读音:Fèiyánggǔ【综】清正黄旗满洲马甲达拜之妻为费扬古氏(260)。

  • 普周

    读音:Pǔzhōu【综】 代北姓,后改周氏(27)。疑即普氏。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广西之荔浦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本为历史上鲜卑族姓氏,后改为 “周” 氏。

  • 读音:Hōng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(按:《姓氏词典》引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而音hòng;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引 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而音hǒng。其注称: “现代罕

  • 读音:Tóng【源】 同彤,见《集韵》(86),亦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》收载,其注称: “姓。《集韵·冬韵》: ‘彤,《说文》: 彤饰也。……又姓,或作蚒。’”

  • 哲蜯

    读音:Zhébàng历史上古羌族姓氏。隋唐之季,我国西域有唐旄国,其贵族领主有哲蚌·纳生。哲蚌,本领地名,以之为姓,其地在今西藏乃东县东北。纳生勾结吐蕃论赞弄囊 (后称“朗日论赞”) 灭唐

  • 武聶

    读音:Wǔ'niè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萨哈尔察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后改为武氏(18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萨哈尔察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后或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