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琿
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爱珲,以地为氏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爱浑〕(180,260)。
清代满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本为地名,世居爱珲地方,遂以地为氏。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作“爱浑”,误。
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爱珲,以地为氏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爱浑〕(180,260)。
清代满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本为地名,世居爱珲地方,遂以地为氏。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作“爱浑”,误。
读音:cái【源】 ①相传为黄帝之孙高阳氏颛顼之后(15,60,62)。②保安族姓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才宽,明时河北迁安人,成化进士,正德中任兵部左侍郎,后升工部尚书,总制陕西三边
读音:Yǒuyǐn【源】春秋时楚国官名有莠尹,以官为氏(60)。一说,楚大夫莠尹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,62)。 【人】莠尹然,春秋时楚人(1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楚大夫,以
读音:Chuò/Chuoh,Chw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高雄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Zēngtǒng现行景颇族姓氏。今云南之陇川有分布,后或改为汉姓 “董”。此系陇川县公安局提供,未道其详。
读音:Xīnzhì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引《万姓统谱》云: “新稚狗,晋大夫,伐翟。”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注“新”据《国语》云: “晋大夫新穆稚子之后”;《姓氏考略》作“
读音:Yú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Niǔ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福建泰宁(295)、山西怀仁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江川有分布。此姓系江川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Gùěrjiā锡伯族姓氏。后或改为单姓“顾”,盖取固尔佳氏之首音谐 “顾” 以为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锡伯族》。
读音:Suānnífù【综】 清驻防杭州包衣白旗中有酸尼傅氏(256)。
读音:Nǎibù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