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yán

【源】 ①黄帝之臣封逢之第三子延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)。②春秋时吴国公子札食采于延陵(故城在今江苏武进)及州来(故城在今安徽凤台),故称延州来季子(一说,延陵季子),延氏宜出于此(7,17,24,60)。③汉时西域有延氏,见《汉书·西域传》(60,62)。④北魏时可地延氏后改为延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17,60)。⑤满(344)、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南阳、河南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延广,汉时胶东太守,太初三年迁御史大夫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围场、山东之东平、陕西之韩城、新疆之塔城及布尔津、江西之崇仁、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曰: “出自吴公子札,食采延陵及州来,去 ‘陵’ 称 ‘延’,曰延州来季子,后以为氏。” 此当以地为氏,系出姬姓。②郑樵注云: “《河南官氏志》: 可地延氏改为延氏。” ③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汉书·西域传》 云: “西域亦有延氏。” 望出河南。

汉代有延岑、延笃; 又有延广,胶东太守; 唐代有延素; 明代有延完之,平定人,宁州知州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都松

    读音:Dūsōng【综】达斡尔族姓(莫昆名)。属德都尔哈拉,汉姓为德(189)。达斡尔族姓氏。出自德都尔 “哈拉”,后或改单姓“德”,盖取其哈拉德都尔之首音谐“德”而得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

  • 读音:háo【音】 音Hé(7)、Hao(91),均误。【源】 郑灵公字子貉,或其子孙以王父字为氏(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〔狢〕(17)。【望】 代郡(17,418)。【人】 貉安,汉时人,见《印

  • 读音:zhān黄帝臣鳣先之后。(见《姓考》)

  • 秃伯歹

    读音:Tūbódǎi【源】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秃伯歹氏(130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图卜岱〕(24)。元代 “色目人” 姓氏。为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;

  • 巴吾東

    读音:Bāwúdōng现行维吾尔族姓氏。今新疆之乌鲁木齐有分布。见于报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娿

    读音:Ē【源】 见《庄子》(9,17,26)。极罕见姓氏,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集韵》 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 亦收。其注云: “又作婀。”

  • 读音:Jiōng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苑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宋代有坰夫,嘉定进士。

  • 逢門

    读音:Féngmén【源】 夏时炎帝之裔逢门之后(17,60)。【变】 或作〔逢蒙〕、〔蠭门〕、〔蠭蒙〕(17)、〔逄门〕(12)。【人】 逢门子豹,汉时人,著有兵法,见《汉书》(6,12,17)。历

  • 读音:Lóu【音】 见《姓氏急就篇》(11)、《姓苑》(9)。【望】齐郡(17,418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哈密理

    读音:Hamìlǐ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阿察雅实礼,哈密理氏,凤翔人,元至正二年任南台经历,累迁孟州达鲁花赤(399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