帒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江西之新余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由新余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於古籍。(按: 帒,为袋之异体字。《说文新附·巾部》:“帒,囊也。或从衣。”疑此姓与袋同,或为袋姓之分族。又,《中华大字典》 收有此字,其注引 《钮氏新附考》 云: “《说文》 ‘幐’ 训 ‘囊’; 《玉篇》 ‘黛’ 为‘幐’ 之重文,知 ‘帒’ 即 ‘幐’ 之俗字。”帒、袋、幐,可能本为一姓,后分而为三。)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江西之新余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由新余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於古籍。(按: 帒,为袋之异体字。《说文新附·巾部》:“帒,囊也。或从衣。”疑此姓与袋同,或为袋姓之分族。又,《中华大字典》 收有此字,其注引 《钮氏新附考》 云: “《说文》 ‘幐’ 训 ‘囊’; 《玉篇》 ‘黛’ 为‘幐’ 之重文,知 ‘帒’ 即 ‘幐’ 之俗字。”帒、袋、幐,可能本为一姓,后分而为三。)
读音:Jīnhú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zǐ gōng【源】 春秋时卫人卜商,字子夏,孔子弟子,其门人有子弓,后以为氏(1,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《姓氏考略》据 《风俗通》 注云: “子
读音:Mǎhāyī’ěr【综】鄂伦春族姓。居住于黑龙江逊克、嘉荫等地氏族,汉姓为猛(190,191)。
读音:hán yán晋韩厥生无忌,无忌生襄,襄生子鱼,为韩言氏。(见《世本》)韩桓叔之后有韩言氏。(见《潜夫论》)
读音:Àixīnjuéluó【源】 清时皇室姓,发祥于东北长白山之东鄂多理城,族名满洲(23)。【变】 ①清末以后,居于北京等地改姓金、罗等;居于辽宁新宾等地改姓肇、罗、依等;居于辽宁辽阳等
读音:líng古有灵国,舜七友有灵甫,为其后。(见《姓考》)宋公子围龟字子灵,其后不缓为左师,以王父字为氏。(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)灵氏,子姓,宋大夫子灵之后也。文公之子公子围龟,字子灵,以字为氏。或
读音:Zài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辽宁辽中(293)、江苏武进(314)、安徽淮南(362)、江西新干(400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获鹿、山西之太原、
读音:Móu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周公之裔祭公谋父之后,以字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11,15,17)。【望】管城(17,418)。【布】湖北武汉、四川成都(91)、邻水(390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
读音:xià lǐ【综】 汉时四皓之一为夏里黄公,河内轵人(6,7,12)。一说,黄公姓崔名廓。一说为夏黄公,无里字,姓崔名广,隐居夏里,号黄公(26)。则夏里并非姓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
读音:Tóngguī【综】 见《中国姓氏汇编》(75)。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