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tún

【音】 屯作姓时有顿、豚两音,见《康熙字典》(80)及《姓氏纷解》(25),宜分两姓,参见屯(Tún)氏。【源】 相传黄帝之裔少昊氏良佐浑沌氏之后,子孙去水以屯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6,12,17,60)。亦见《集韵》(80)。【望】 常山(17,60,418),巴郡(12,21)。【布】 上海嘉定(351)、浙江常山等地均有此。【人】 屯莫如,汉时常山太守,巴郡人,见《风俗通》(11,21)。


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据《风俗通义》云: “以祖辈名号为姓氏,与沌姓同源。混屯,太昊之良佐,子孙因以为氏。” 《中文大字典》引《郑通志·氏族略·以名为氏》亦注此音。其注引《姓苑》云:“浑沌氏之后,去水为屯。汉有太山太守屯英。” (按: 《姓氏词典》 引作“屯莫如”。)

一音tún; 又音zhūn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椒丘

    读音:Jiāoqiū【源】 椒丘(故城在今江西新建东北),地名,以地为氏(91)。土高四堕曰椒丘,《离骚》所谓驰椒丘且焉止息,此以所居为氏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

  • 麗非

    读音:Lífēi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即丽飞氏。”未详其他。详见“丽飞”条。

  • 读音:xǐ【源】 ①夏时有施国,喜姓(11,60,62)。②燕后有喜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战国时燕王喜之后有喜氏(8,17)。【望】 太原(17)。【布】 江西广丰(328)、兴国(353)、

  • 司星

    读音:Sīxīng【综】 春秋时宋国有司星子韦,见《左传》(11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觿》亦改,未详其源。

  • 阿奴普

    读音:Ē'núpǔ彝族姓氏,意为“猴氏族”。本氏族名,或以代姓,后或谐“猴”之音而以“侯”为姓; 或改单姓“朱”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彝族》。

  • 屈利

    读音:Qūlì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唐书》 收载,“唐有屈利失”。未详其源。(按: 疑“屈利失”为人名,并非复姓“屈利”而单名 “失”。姑收录以备考。)

  • 读音:Nèi/Ney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7,21,24)。 【布】北京、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 【人】内宜之,汉时谋士,见《奇姓通》(21,24)。

  • 子公

    读音:zǐ gōng【源】 ①春秋时齐顷公之子子公之后(4,7,60)。②春秋时郑国公子宋,字子公,其后以字为氏(4,7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世本》注云: “齐顷公子子

  • 金勒多拉

    读音:Jīnlèduōlā珞巴族姓氏。乃奴隶氏族之姓,出自阿帕塔尼部落之金勒氏 (族)。金勒,主人姓,多拉,本人始祖名,以为氏。氏氏连排而为新姓。

  • 读音:lěi出中垒校尉之后,以官为氏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后赵垒循;晋梓潼太守垒锡。(见《正字通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