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Tú

屠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地名为姓氏。据说上古时,黄帝与炎帝两部族联合讨伐蚩尤,将其部族人愿意归顺者,迁到邹、屠两地(均在今山东境内)定居,形成邹、屠二姓。二是以官名为姓。春秋时,有一种专门负责牲畜屠宰的官职,称屠人。屠人的后代中有的以职业作为姓氏,称为屠氏。三是源于氐姓,武都氐有屠飞。

早期屠姓主要繁衍于今山东一带。在古代,屠氏的望族大多出自于广平。现在,屠姓在全国分布较广,尤以浙江、江苏、安徽等省为多。

屠姓历史人物有屠隆,明代戏剧作家、文学家,有异才。曾任青浦知县、礼部郎中。闲暇时常招名士饮酒赋诗,游历大山名川,著作颇丰。代表作有《昙花记》《修文记》《彩毫记》等。屠叔方,明代大臣,官至监察御史,万历进士,有《建文朝野汇编》传世。屠本畯,明朝动植物学家,出身书香门第。明中叶后,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,中国有一些知识分子,开始进行实际考察和研究,在科学技术方面有所突破。屠本畯就是其中之一。他通过调查研究,写出《闽中海错疏》《海味索引》《闽中荔枝谱》《野菜笺》等书。内容涉及植物、动物、园艺等领域。

屠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百七十九位。


【源】 ①轩辕(即黄帝)逐蚩尤,迁其民善者于邹屠之地,后分为邹氏、屠氏,见《拾遗记》(21,60)。②系自子姓。商汤支庶封于䣝(故城在今陕西合阳),后去邑为屠氏,见《姓考》(17)。又,殷之旧族有屠氏,即荼也(5,60)。③屠蒯者,晋之膳宰也,屠氏之职以割牲为事(21)。其后以职为氏(89)。④武都屠氏出自氐人(17,60,242)。⑤清满洲正黄旗中有屠氏(259)。【望】 广平(17,21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3%。尤以浙江、江苏、安徽等省多此姓,三省屠氏约占全国汉族屠姓人口82%。【人】 屠击,春秋时晋中行将(11,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景县、黄骅,山东之平邑、东平,山西之太原,湖北之监利,江西之崇仁,广东之澄海,贵州之普安,云南之邱北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中文大字典》 据《拾遗记》 注云: “轩辕出蚩尤,迁其氏善者於邹、屠之地; 恶者於有北之乡。其先以地命族,后分为邹氏、屠氏。” 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潜夫论》 云: 殷之旧族 (按: 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引作 “殷之归族”,“”,当为 “” 之误) 有屠氏,即荼氏。③郑樵将其归入 “以技为氏” 之列,其先当为屠户。④历史上氐族亦有屠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据 《北史》 又注:“夷姓。武都氐有屠飞。”

春秋时晋有屠蒯 (按: 《礼记》 作 “杜蒉”),郑有屠击; 汉末有屠景先; 元代有屠性 (按: 此从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,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引作 “屠姓”);明代有屠隆; 清代有屠守仁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qí春秋时有楚将骐瘠夫。(见《渚宫旧事》)骐,姓,汉骐殷,下邳令。(见《正字通》)

  • 读音:Gān甘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以采邑为姓氏,出自春秋时甘国昭公之子带,其后人以甘为姓氏。二是以地名为姓氏,出自姬姓。周武王时,封同族人于甘地,称甘伯。后有甘伯恒公,其后代亦为甘姓。

  • 車惃

    读音:Chēkūn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,乃鲜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有载,其注“车焜” 曰: “《魏书·官氏志》:‘献帝以疏属车焜氏改为车氏。’ 一作 ‘车裩’;《通鉴》 作 ‘车惃’。”

  • 读音:Wū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江西宁都有此姓(280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清远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清远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周生

    读音:zhōu shēng【源】 ①帝尧之后有周生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12,21)。 ②三国时魏国侍中周生烈,本姓唐,外养于周氏,因以周生为氏(17,26)。【人】 周生丰,汉

  • 徒夫

    读音:Túfū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
  • 孟伍

    读音:Mèngwǔ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
  • 读音:Wén文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谥号为姓氏,周文王子孙中有以其谥号“文”为姓氏者。二是少数民族姓氏,土家族、壮族、布依族、回族均有文姓。文姓发源于陕西、河南、山西境内,如今文姓以广东、

  • 路浴

    读音:Lùyù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有载,其注“路俗”云: “大廉子鸟俗氏之分。见 《路史》。‘俗’,史作 ‘浴’; 或作 ‘洛’。” 俗、浴、洛,形近而讹,后或用以分族,故有路俗氏

  • 读音:Sūn【综】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浙江诸暨(368)、台湾台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