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野
【源】 春秋晋国子野师旷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,60)。
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引 《姓考》 注云: 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‘晋子野师旷之后。’ 师旷字子野,春秋时晋乐师。此以字为氏,当出自师氏。
【源】 春秋晋国子野师旷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,60)。
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引 《姓考》 注云: 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‘晋子野师旷之后。’ 师旷字子野,春秋时晋乐师。此以字为氏,当出自师氏。
读音:mò róng【源】 见《复姓录》(12,60,62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据《复姓录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Shā沙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以地名为姓,出自子姓,宋微子之后。商末殷纣王庶兄开(一名启)被封于微,世称微子。武王灭商后封微子于商丘,建立宋国。微子的后裔有人被封于沙(今河北大名东)。
读音:luò léi代北人姓有骆雷氏。(见《复姓录》)
读音:Zǐyě【源】 春秋晋国子野师旷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,60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引 《姓考》 注云: 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‘晋子野师旷之后。’ 师旷字子野,春秋时晋乐师。此以字为氏,
读音:Fǒuyǔ【源】 系自姬姓,分自毕氏,见《潜夫论》(63)。春秋时魏侯之裔中有不雨氏,见《路史》(17)。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路史》 收载并注此音,其注云: “源于魏姓,系魏侯之裔。”未详其
读音:Mòkuí【源】彝族姓。属沙玛家支(375)。
读音:Jù【音】又音筹(Chóu)(22)。【源】见《希姓录》(22)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【布】江苏高淳(305)、湖南攸县(283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
读音:Xiāo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有载,其注“嚣”云: “亦作‘枵’。元嚣之后。”元嚣,即玄器,一名青阳,相传为黄帝之子,为嫘祖所生。此当以名字为氏。
读音:Zhāhǎsūqìn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扎噜特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Cóng/Tsorng,Tsung【源】 賨、琮、悰,三字俱姓,见《氏族博考》(16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