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Hú【源】 或系鹘也氏、鹘屈氏所改(62)。亦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金史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称:“金有鹘谋琶、鹘鲁补、鹘实答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Hèlùhún【源】北齐神武帝高欢,字贺六浑,其后遂以为姓(9)。
读音:Wūjí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读音:luòkèbìsī【源】 清正蓝旗蒙古笔帖式巴朗之妻为鄂洛克毕思氏(260)。
读音:cè【源】 古有策疆,策氏当为其后(60,63)。【布】 广东(92)、台湾(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策敏,明时贺县人,成化中长沙县丞(21,24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辛集
读音:tàn见《姓苑》。
读音:Líng【源】 ①古有灵国(故城或在今山东滕县东40里之故灵丘城),子孙以国为氏。舜七友之一灵甫,乃其后也(17,60,76)。②系自姜姓。齐灵公之后,以谥为氏(8,17,60)。③系自子姓。宋
读音:Shūgōng【源】 舒龚,周时偃姓小国(参见舒蓼),故城在今山东兖州之龚邱。以国为氏(17,62)。【变】 一作〔舒共〕(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;
读音:Dì【源】 本铜鞮氏,避事改为遆氏(12,60)、蹄氏(6,10,63)。【望】 冯翊(17,418)。【布】 山西平陆(298)、河南巩县(380)、台湾台北(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
读音:Bādū/Bagatu【综】 一作〔拔都〕,系蒙古人封号,清时称把土鲁(巴图鲁),以号为氏(33)。八都、拔都(Bagatu)均为蒙古人名字的组成部分,如南台中丞八都儿,丹阳县达鲁花赤拔都儿(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