墥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中有此姓(68,261)。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中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zuò【源】 ①周公之子,封于胙,是为胙伯。滑州胙城(故城在今河南延律北35里),是其国,后为南燕所并,子孙以国为氏(7,15,17,60)。 ②周公之子祭公之后有胙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
读音:zhēng《印薮》有争不识、争同。(见《正字通》)
读音:Jiáchéng【源】荚成,春秋时晋邑,以邑为氏(60,62)。 【人】荚成僖子,晋大夫(7)。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世本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以采邑为姓氏。春秋时晋有大夫荚成僖子,食采於
读音:Cháoxiān【源】 箕子之后有朝鲜氏(19,23)。箕子为商纣王诸父,官太师,封于箕,即今山西太谷东北,纣无道,箕子谏而不听,被囚禁,周武王克商,释其囚,访以天道,作洪范,乃封于朝鲜,今朝鲜
读音:Kuíjiā【综】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夔佳氏(256)。
读音:xuè【源】 茂州(故治在今四川茂汶)夷姓(60,62)。【布】 河南洛宁(294)、湖南湘潭(373)、北京(9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山西之长治、晋城、运城、临汾及吕梁
读音:Wūlíngē金代女真族姓氏。乃女真之白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本辽代部落名,入金后以部为氏; ②或为杨氏所改,金时杨沃衍,赐姓乌陵阿氏。一作“乌凌阿”。
读音:Xiānyá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)。或以地为氏,居于鲜水之阳者为氏。青海湟中有鲜水(60,62)。【人】 鲜阳滔,汉时武骑常侍(6,7,15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
读音:Yīngyú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
读音:qiān秦士雃之后。(见《姓苑》)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收载,其注引 《姓苑》云: “秦士雃之后。”或作“雃”, 姑兼收。参见“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