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juàn

【源】 ①系自芈姓。楚鬻熊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6,12,17,60)。②圈公之后。圈公为秦博士,避地南山,汉祖聘之不就,惠太子即位,以圈公为司徒,见《陈留风俗传·自序云》(1)。一说,秦博士周庚,以常居圈,故谓圈公,见《风俗通》(1)。又说,圈公本姓卷,郑穆公之后,秦末为博士,避难改为圈氏(6)。【望】 陈留(17,21,418)。【人】 圈秉,汉时襄邑人,字宣明(1,21)。圈称,汉时人,撰《陈留风俗传》(6,9,21)。


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、《姓氏词典》俱收载并注此音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,归“上声”部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“音倦、芈姓。《风俗通》: 楚鬻熊之后。望出陈留。”②《中文大字典》注引 《广韵》 云: “圈,后汉末圈称,字幼举,撰 《陈留风俗传》。圈氏,本氏于其国。”后避仇,或去口而为卷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博和爾

    读音:Bóhè’ěr【综】 清驻防齐齐哈尔镶红旗中有博和尔氏(259,260)。博和尔萨尔吉岱,清齐齐哈尔镶红旗人,蓝翎侍卫,赐号善巴巴图鲁(72,436)。

  • 逢公

    读音:féng gōng【源】 楚大夫逢公子仲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,62)及《广韵》(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注云: “以国名为姓氏。‘出自夏商之世

  • 读音:Yī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浙江上虞有此姓(279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疑此以木名为氏,如柳氏、榆氏之类。)

  • 读音:Tú/Twu【综】 北魏孝昌时旷野将军石窟署令唋渊(248)。

  • 留濟哩

    读音:Liújǐl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黑龙江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留济理〕(260)、〔留济里〕(18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黑龙江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

  • 曼勘布

    读音:Mànkānbù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沧源岩帅下班老,汉姓胡(161)。

  • 赫書

    读音:Hèshū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原为金时人姓(23)。凡二派,出叶赫、吉林乌拉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清宗室觉罗广德之妻为和舍氏(260),〔和舍〕似即赫书之异译。历史上少数民族

  • 读音:Lóu【音】 又音Lǚ(77,86)。【源】 夏禹之裔,东楼公分封于曹东之偻(故城在今山东定陶东),因氏(17)。【变】 亦作娄(6)、〔䣚〕、〔��〕

  • 读音:Kuàng【源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景颇族亦有此姓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陕西城固(383)、台湾台中(68,261)、云南畹町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

  • 读音:chì【源】 系代北复姓叱干氏所改(60,62)。【布】 清时陕西蒲城多此姓(60,62)。今大陆仍有此姓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系叱干氏所改。陕西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