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Luǒlóng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古候阿乌家支(375)。
读音:Mián【源】 即緜氏(17)。亦见《姓苑》(6,12)、《千家姓》(418)。【望】河南(418)。【布】北京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运城、吕梁等地区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
读音:A-duó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狄俄阿尔家支(375)。
读音:Dōngguǒěr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,世居科尔沁地方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科尔沁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Yīniǔ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乌玛阿黎家支。四川布拖等地有此姓(375)。
读音:Fótuō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有载,其注“佛屠”云: “即佛佗。一作浮图。习浮屠法者,以浮屠为姓氏。”参见“佛”、“佛图”等条。
读音:Sì/Syh,Sz【源】 见《姓觿》(17)及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(30)。河南方山、荥阳二县境内有汜水,或以水为氏,或系氾之讹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有此姓(314)。
读音:Cāngjié【源】 相传为黄帝史官仓颉之后(12,17,60)。【望】 冯翊(12)。【变】 一作〔苍颉〕(6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黄帝史官,子孙氏焉。
读音:Cǎidānqūzhē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4,68,261)。
读音:Xīmò金代女真族姓氏。乃金女真白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本为部落名,后以为氏。其注云:“(金)穆宗时,锡默部长赫水颇内附,先遣其子宁嘉从间道送款,自与勒端合军攻降诸部,因领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