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叱干

叱干

读音:chì gān

【源】 ①叱干原为魏晋时鲜卑族之一部,亦作薛干,本居三城(故城在今陕西延安东,延水南)。北魏道武帝登国六年,叱干部帅他斗法(一作太悉伏)率部归魏(70),叱干氏当系以部为氏。②北魏献帝定其姓为叱干氏,居武川(7,21,27,60)。③唐时高车人姓(242)。【变】 ①一作〔叱千〕(27)、〔叱于〕(70),均误。②北魏孝文帝时改叱干氏为薛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27,60,70)。又有改为叱氏者(60)。【布】 陕西彬县有此姓。【人】 叱干宝乐,北齐时幽州刺史(27,242)。叱干遂,唐德宗时高车人,鹿头戍将,见《通鉴》(242)。

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为鲜卑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代人,后魏献帝定姓为叱干氏,居武川。”其后或改为叱氏,或改为薛氏。《中国姓氏辞典》注称: “今陕西郴县仍有此姓。”

(西)夏赫连勃勃有将作大匠叱干·阿利; 北齐有叱干·苟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纥豆陵

    读音:hé dòu líng纥豆陵氏,代人,孝文改为窦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南三字姓》)魏武命为纥豆陵氏,其归华也,魏孝武复之为窦氏。(见《路史》)梁御因官北边,家于武川,改姓为纥豆陵氏。(见《周

  • 读音:shà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布】 新疆呼图壁(342)、伊吾(370)、台湾台南(64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据《姓苑》注云

  • 呤尚

    读音:Língshàng【源】 西夏人姓(240)。

  • 读音:Duān【源】 或系端姓所改(62)。亦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 【布】 山西五台有此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考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系端姓分族。”

  • 巴遜

    读音:Bāxùn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(23,63)。【人】 巴逊布德,清蒙古正蓝旗人,世居克什克腾,康熙年间从征厄鲁特噶尔丹阵亡,祀昭忠词(23,6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清

  • 读音:Sū【源】 ①颛顼帝裔孙吴回为帝喾火正,生陆终,陆终生��为昆吾,封于苏,即有苏氏(故城在今河南温县西南),至周武王,用苏忿生为司寇,邑于苏,子孙因以为氏(9,11,

  • 邱穆陵

    读音:Qiūmùlíng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代人。孝文改为穆氏。”一作“丘穆陵”; 又作“丘目陵”。

  • 秦紀

    读音:Qínjì【源】 彝族姓。四川雷波有此姓(132)。

  • 堂阳

    读音:táng yáng商王太丁封母弟才于堂阳,为堂阳氏。(见《路史》)

  • 读音:Xī【源】 酅,春秋时纪国之邑(故城在今山东益都西北),后入齐为附庸,因氏(17,62)。【变】 一作〔��〕(15)。【望】 河东(17,418)。【人】 酅魁垒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