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地
【综】 代北人姓。后改为延氏(6,12,21,27)。疑为可地延氏省字所改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后改为延氏。
【综】 代北人姓。后改为延氏(6,12,21,27)。疑为可地延氏省字所改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后改为延氏。
读音:qiāng xiàn卫公族羌之孙宪为羌宪氏。(见《世本》)羌宪,姬姓,卫公族羌子孙宪为羌宪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读音:shào【音】 又音照(Zhào)。系非汉族姓,参见召(Zhào)。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周同姓功臣太保奭,氏食采于召邑(故城在今陕西岐山西南),为天子三公,谓之召公,其后因以为氏(6,7,12,1
读音:Nánɡjiā【综】 清正白旗包衣马甲艾哈纳之妻为囊佳氏(260)。
读音:Huǎnjī【综】北魏时代北姓(44)。后改为缓氏(9,60,70)。亦作和稽(60,70),〔如稽〕(7)。按,缓稽、和稽或即同一姓之异译,参见和稽姓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
读音:Gāogōulì【源】 源出夫馀。自言先祖朱蒙至纥升城(故城在今辽宁新宾东北),遂居焉,号曰高句丽,因以为氏,见《魏书·高丽传》(44,242)。【变】 后改单姓高氏(242)。
读音:Pán/Parn【源】 亦作繁,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(86)。
读音:zhūjiā【综】 四川、甘肃地区白马人姓,汉姓为龙、羊、金等(220)。
读音:jiǎo文王师绞时子斯,是绞姓所出。(见《姓苑》)
读音:Wūlíngē金代女真族姓氏。乃女真之白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本辽代部落名,入金后以部为氏; ②或为杨氏所改,金时杨沃衍,赐姓乌陵阿氏。一作“乌凌阿”。
读音:jīn【源】 ①相传帝喾之子亡斤之后有斤氏(17,60)。 ②北魏时代北去斤氏、奇斤氏、库六斤氏之后均有改姓斤者(60,62)。 【变】后改为艾氏,见《广韵》(63)。【望】代郡(17,62,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