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Cóng

【源】①尧伐崇、枝、胥、敖四国,后有丛氏,见《国名纪》(17)。又,唐尧时有丛枝,其后有丛氏(60,62)。②汉秺侯、匈奴休屠王之太子金日磾之后,迁丛家岘(今山东文登境),遂以丛为氏,见《池北偶谈》(60,62)。③满、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(344)。【望】许昌(17,418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1%。尤以山东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丛姓人口87%。【人】丛鐇,南北朝时许昌人,滁州刺史(15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黄骅,山东之昌乐、东平、平度、平邑,辽宁之清原,山西之大同、阳泉,陕西之韩城,湖南之益阳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蒙古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其源: ①其注据《庄子》 云: “尧时有丛枝。丛姓始此。”②其注据 《池北偶谈》云: “又,相传汉金日之后。迁山东文登县之丛家岘 (按: 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引作 ‘……文登县之家岘’,误) 遂以为姓。望出许昌。”

南唐有丛��, 许昌人; 明代有丛兰, 弘治进士,官南工部尚书; 又有丛文蔚,隆庆进士; 又有丛叔模,诗人 ( 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引作 “丛叔横”,误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Gò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河北三河有此姓(285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新编千家姓》亦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Yì/Yih【源】 凡女姓之字,金文皆从女作,而先秦以后所写经传,往往省去女旁,如……弋姓之弋,金文作㚤,今《诗》有“美孟弋矣”,见王国维《观堂集林·鬼方昆夷�&#x

  • 奇勒爾

    读音:Qílè’ěr【源】 明清时黑龙江下游赫哲族人姓(429)。

  • 負黍

    读音:Fùshǔ【源】 舜庶子七人,其后有得封负国(舜迁国于负黍,见《夏世纪》。故城在今河南登封西南),至春秋并入郑国,后有负氏、负黍氏(19,21)。

  • 读音:Ráo饶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采邑为姓氏。赵悼襄王封长安君于饶(今河北饶阳),其后世子孙遂以封邑为姓氏。二是以封地为姓氏。战国时期,齐国有大夫封于饶(今山东青州)。其子孙遂以封地

  • 读音:zhā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【布】浙江上虞(279)、江西弋阳(329)、湖南湘潭(373)、台湾高雄、基隆(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彰章,汉时齐人(15,

  • 布叔沛

    读音:bù shū pèi与“布叔满”同。

  • 盤古

    读音:Pángǔ【源】南海中盘古国人以盘古为姓,见《述异记》(60,62,438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盘古,我国神话中开天辟地首出创世的人物,《太平御览·三五历纪》: “天地浑

  • 伊嗣

    读音:Yīsì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唐书》收载,其注称: “唐有伊嗣侯。”未道其详。

  • 乃馬真

    读音:Nǎimǎzhēn/Naimajin【源】 元时人姓(57)。【变】 元定宗之母八不沙皇后为乃蛮真氏(57),〔乃蛮真〕似即乃马真之异译。其先在金时称尼质阿氏,至明时改称尼麻车氏(100),至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