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fán

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周武王之弟周公之第二子凡伯之后,以国为氏(6,9,12,15)。凡国故城在今河南辉县西南。【变】 一作��(17)。【望】 河南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 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围场,山东之鱼台、东平,辽宁之清原,内蒙古之乌海,湖南之芷江,湖北之利川,广东之高要,广西之田林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。汉、回、土家、锡伯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郑樵注云: “周公第二子凡伯之后, 为周畿内诸侯。 皇甫谧谓: 凡氏避秦乱��水为汎氏。” (按: 凡者,周公之后,为凡围; 汎者,周大夫采邑也。自是两家。因知姓氏家有避地改姓之言。多无足取。) 此以国为氏,系出姬姓。凡国故城在今河南辉县西南。

吕氏春秋》有凡繇; 明代陕西宁羌县有凡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逄門

    读音:Pángmén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本地名,居者或以所居为氏。” ②《荀子·五霸篇》 有 “羿、蠭门”,逄门乃蠭门之省。人名,后羿弟,亦

  • 寧玻

    读音:Níngbō景颇族姓氏,汉意为 “首领”,此当以官为氏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。

  • 读音:Zàn【源】 ①赞君,古之善相马者,其后有赞氏(60,62)。②唐时有赞善官名,为太子官属,掌侍从翊赞,比谏议大夫,后以官为氏(62)。清有赞礼郎,掌管祀典赞导,以官为氏(91)。③唐时南诏国人

  • 读音:Yí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【望】 雁门(17,418)。【布】 湖北武汉、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吟约,唐时嘉州刺史(15,21,24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湖北之

  • 读音:Dōng【源】 ①相传舜七友之一东不訾之后有东氏(17,21)。②相传伏羲之裔东蒙氏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③高丽人有北氏、东氏,其先必以方位为氏(7)。④土族什东加氏后改为东氏(195

  • 读音:shì见《姓苑》。

  • 維史

    读音:Wēishǐ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什列家支(375)。

  • 读音:Luán栾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采邑为姓氏,源自姬姓。春秋时晋国靖侯的孙子名宾,被封于栾邑(今河北栾城一带),世称栾宾。他的后人便以封邑地为姓氏,称栾氏。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源自姜

  • 读音:Zhāng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21,63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、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俱予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宾牟

    读音:bīn móu楚臧孙之后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宾牟贾侍坐于孔子,孔子与之言及乐。(见《礼记·乐记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