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wù

【源】 ①北魏时改乐安王元鉴为兀氏(6,7,12,17)。②北周时环州(故治在今甘肃环县)羌族有如、兀二族,见《范文正集》(60)。以族为氏。【望】 乐安(17,418)。【布】 台湾台北(68,261)、河南洛宁(294)、灵宝兀家洼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江西之新会,陕西之韩城,山西之太原、运城以及吕梁、晋中等地区均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“后魏改安乐王元鉴曰兀氏。”此以凶德为氏,为元姓所改,出自鲜卑族拓跋氏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据《范文正集》 注云: “环州属羌有如、兀二族。” 宋代环州,当即今甘肃环县。③ 《姓氏词典》 注云: “今河南峡县、灵宝兀姓,相传在元末改朝换代之际,当地姓元的蒙古族人,自行改为兀姓,以示 ‘元’ 已无头。”

五代时有兀欲; 宋代有兀室; 元代有兀迩笃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chè彻,姓也。(见《正字通》)彻里,徐州人,曾祖太赤从太祖定中原,为马步军都元帅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读音:wè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或居于汶水(今山东境)旁者以水名为氏,如济氏、淮氏之类(60,62)。【布】 陕西眉县(62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新会、陕西之韩城

  • 读音:Dá【音】 亦音Tà(15,396)。【源】 ①颛顼帝高阳氏时八才子之一叔达之后有达氏(6,7,60)。一说,颛帝之后有达氏、叔达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一说,为八凯之一仲达之后(6,7)

  • 水龍

    读音:Shuǐlóng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简明中国通史》注云: “源于远古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,系出庖牺氏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所胥

    读音:Suǒxū《姓氏考略》 有载。当 “斫骨” 氏之误,其注“斫骨”云: “北齐有此姓,斫骨光弁是也。或作‘所胥’、‘研骨’,皆非。”

  • 苏农

    读音:sū nóng西羌有苏农氏。(见《唐书》)

  • 读音:Tà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江苏高淳(305)、山西汾阳(278)、台湾高雄、云林、台中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黄骅,山西之大同、临汾等地有分布。此姓系黄骅县公安

  • 上梁

    读音:Shàngliáng【综】 《庄子》中有上梁倚(6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元和姓纂》收载。“《庄子》有上梁倚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斗文

    读音:dòu wén楚若敖生斗子文,因氏焉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
  • 夜利

    读音:Yèlì【源】 西夏人姓(240)。或即野利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