傲
【源】 清时蒙古人姓(260)。今汉、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变】 亦作骜(91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浙江江山(325)、河北万全(326)、江西丰城(357)、新干(400)、湖北钟祥(388)、四川武胜(321)、灌县、山东东明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清正黄旗蒙古马甲卓尔呼代之妻为傲氏(260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黑龙江之嫩江县,山西之大同、忻州,江西之新干,四川之合江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【源】 清时蒙古人姓(260)。今汉、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变】 亦作骜(91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浙江江山(325)、河北万全(326)、江西丰城(357)、新干(400)、湖北钟祥(388)、四川武胜(321)、灌县、山东东明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清正黄旗蒙古马甲卓尔呼代之妻为傲氏(260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黑龙江之嫩江县,山西之大同、忻州,江西之新干,四川之合江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Cuīji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哈达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后改为崔氏(180)。【人】 崔佳联元,清满洲镶红旗人,同治七年进士(7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哈达地方,乃满八
读音:Dáwǎ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桃园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’ěr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尼祖尔祝家支(375)。
读音:Lú【源】 ①周时已有此姓。庆封使崔杼仇、芦蒲嫳攻崔氏,杀成及彊,灭崔氏(15)。②北魏时改代北莫芦氏为芦氏(6,11,15,17,70)。③瑶(117)、苗、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变】 一作卢
读音:Bǎ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江西宁都有此姓(280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Hún/Hwen,Hwun【综】源出不详。福建平潭有此姓。
读音:Yángshí【综】系由杨、石二单姓所组成。今湖南城步有此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王述民 《新编注音千家姓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即杨食氏。”参见“扬石。”
读音:Zhì【源】 系自子姓。商后有穉氏,见《史记》、《姓苑》(15,21,61)。【变】 一作稚(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云: “系稚姓分族。”
读音:Máng【源】 ①古有厖国。莒邑有大厖,盖其墟也(故城在今山东莒县境),后因氏,见《国名纪》(17)。②尨降,一作厖降,为高辛氏(即帝喾,高阳氏)之子,八恺之一,其后以字为氏(7,60,62)。
读音:Mǎchá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赛音、索伦等地(23,63,260)。【变】清镶白旗满洲护 军德楞太之妻为马察氏(260),〔马察〕似即玛察之异译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赛音、索伦地方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