侵
【源】 见《三辅决录》(7,9,12,17,21)及《姓苑》(6)。【望】 扶风(12,17,21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广东广州(91)、台湾台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侵恭,汉时扶风太守(7,12,15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广东之广州等地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其注云:“望出扶风。《三辅决录》有扶风太守侵恭,因居焉。”
【源】 见《三辅决录》(7,9,12,17,21)及《姓苑》(6)。【望】 扶风(12,17,21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广东广州(91)、台湾台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侵恭,汉时扶风太守(7,12,15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广东之广州等地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其注云:“望出扶风。《三辅决录》有扶风太守侵恭,因居焉。”
读音:Yuán/Ywa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安徽淮南有此姓(362)。
读音:Mó/Moo,Mwo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【布】湖北武汉、四川成都(91)、湖南绥宁、广东从化等地均有此姓。
读音:Zhúlǐ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,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卓罗岱”。
读音:Duōluótè【综】 清驻防察哈尔镶白旗有多罗特氏(259,260)。
读音:Nì/Nih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浙江开化有此姓(310)。
读音:zhì zhōng【综】 人有窒中姓,见《风俗通》(1,60)。汉有窒中周(1,60)、窒中公(1)。窒,一作室(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《风俗通》 ‘人有窒中
读音:Lángnǐ【综】 苗族姓。贵州台江有此姓,汉姓为梁(104)。
读音:Zhú竺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国名为氏,出自竹姓,后改为竺姓。夏、商、周三代有孤竹国,伯夷、叔齐之后以国名为姓,称竹氏。至汉代,有枞阳人竹晏,因避仇而改为竺姓,遂相沿至今。二是出
读音:Suǒjǐyǎlǎ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大凌河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大凌河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Yīng【源】系自姬姓。周武王第四子封于应,为侯国,在汝州叶县(故城在今河南叶县),其后以国为氏(7,9,12,17,60)。 【望】颍川、汝南(17,21,418)。 【布】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