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wǔ

【源】 ①春秋时楚公族有仵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②明时凤阳仵璪,原姓午,初为英山县令,后寻迁翰林学士,赐姓仵,官至文华殿大学士(62)。【望】 魏郡、襄阳(7,17,21,418)。【布】 宋时湖北襄阳多仵姓(7,9)。福建莆田(60,62)、台湾(64,68,261)、山西汾阳(278)、平陆(298)、陕西(92)、山东济南、北京、青海西宁、辽宁丹东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仵戎,春秋时晋人(7)。仵良翰,宋时大名府人,宣和六年登科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获鹿、山西之太原、陕西之韩城、湖北之洪湖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据《路史》 注云: “楚公族有仵氏。”则此当系出芈姓。②或为午姓所改。《姓氏词典》 注云: “明代仵璪,本姓午,后升任翰林学士,赐姓仵。”

《姓氏急就章》 有仵终古; 晋代有仵戎; 宋代“蒲田多此姓”; 元代有仵正臣; 清代有仵魁,乾隆壬辰进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翁林

    读音:Wénglí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或系翁、林两单姓合成。祖藉广东(236)。台湾桃园、新竹等地均有此姓(68,236,261,264)。

  • 达步干

    读音:dá bù gān与“达薄干”同。

  • 寿西

    读音:shòu xī燕王遣寿西长、孙纵之等。(见《汉书·昭帝纪》(注:苏林曰:寿西,姓也,长,名也。)

  • 康劉

    读音:Kāngliú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湖南攸县有此姓(283)。

  • 燭庸

    读音:Zhúyōng【源】系自姬姓。吴公子烛庸之后有烛庸氏(8,11,17,60)。【人】烛庸之越,春秋时齐大夫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 “吴后有烛庸

  • 和托

    读音:Hétuō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前锋锁南之妻为和托氏(260)。又,清镶蓝旗蒙古马甲长宁之妻为何托氏(260),〔何托〕似即和托之异译。

  • 读音:Yǎn【源】 见《姓解》(9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解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Qiǎ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,63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苑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luò【源】 ①舜友有雒陶,为雒姓之始(60,62)。②春秋时雒国(故城在今河南洛阳白马寺东之雒阳故城),为任姓小国,后以国为氏(17)。③此姓乃以水为氏。雒水即洛水,源出陕西雒南县冢岭山,汉火

  • 鱼孙

    读音:yú sūn子姓,宋公子目夷,字子鱼,其孙以鱼孙为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族系为氏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