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三伉

三伉

读音:sān kàng

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。周时宋微子启(商纣王之兄)之后,见《路史》(6,7,60)。②三伉为春秋时卫邑,晋公子重耳封舅犯於三伉,支孙因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6)。【变】 一作〔三㐾〕(15,24)。【布】 唐时代郡有三伉氏(6)。【人】 三伉充宗,汉时人,官少府(6)。

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路史》 曰: “子姓,微子之后。”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三㐾”(浙江书局版《通志·氏族略》、 《九通分类总纂·氏族类》 皆然。) 㐾, 乃 “” 之讹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pái【源】 或系非姓所改(60,62)。【布】 清时山东新城(故城在今山东桓台)有俳姓,见《池北偶谈》(60,62,63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并注其源: ①其引《池北偶谈》云: “

  • 布瑞

    读音:Bùruì珞巴族姓氏。本部落名,以部为姓。因其后来全部沦为奴隶,被其他部落称为“苏龙”,意为在森林里腐烂的人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

  • 读音:Fǒ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山西平陆(298)、山东新泰(359)、湖北黄梅(361)、台湾嘉义(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多此姓。太原、大同、阳泉、临汾、朔州、忻

  • 粘合

    读音:zhān gě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(60,71)。当系粘割氏之异译。亦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【变】 即粘割氏(71)。亦作粘葛(60,62)。【人】 粘合重山,金源郡贵族,元时累官至

  • 德馬各木

    读音:Démǎgémù【源】 僜人姓。世居西藏察隅(435)。

  • 读音:zhě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,9,12,15,17)。或指枕为姓,如被氏、绣氏之类,见张澍《姓氏五书注》(60,62)。【望】下邳(17,60,418)。【布】湖北武汉(91)、台湾宜兰(68

  • 薩拉塔克

    读音:Sàlātǎkè【源】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克什克腾(23,63)。 【人】萨拉塔克戴启,清蒙古镶蓝旗人,世居克什克腾,从征吴三桂阵亡,赠骑都尉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清

  • 读音:Cán【综】 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江西石城有此姓(404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弘吉剌

    读音:Hóngjílá【源】 ①蒙古人姓。源出蒙古迭儿列斤族系,在辽时译称〔王纪剌〕,至金时译称〔光吉剌〕或〔广吉剌〕,至元时多数蒙古人称弘吉剌,当以部为氏。金时散居呼伦湖东南,元时迁到漠南地区,后散

  • 读音:Diān【源】 ①周文王之贤臣太颠(一作泰颠)之后,以名为氏(9,12,15,60)。②春秋时晋大夫颠颉之后(7,12,17)。③颠坡,一作颠轸坂,在今山西平陆东北70里,为春秋时虞国之地,后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