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Dòu

【源】 非汉族姓(17)。见《续文献通考》(63)。【变】 一作��(17)。【望】 代郡(17,418)。


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字汇》 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亦收,其注云: “古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姓氏。” 望出代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豁兒赤惕

    读音:Huò’érchìtì/Horcit【综】蒙古族姓。豁儿赤惕为元时怯薛执事之一,以官为氏,《元史》作佩弓矢,《国语》作火儿赤。内蒙古巴林右旗南部有此姓(384)。

  • 读音:Huī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河南林县(343)、山东新泰(359)、台湾(68,261)、云南顺宁、昌宁(62)、畹町、河北遵化、唐山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获鹿

  • 读音:nú【源】 ①卢奴氏之后有奴氏(15,60)。②汉时高丽人姓(242)。③保安族姓。【布】 明时庐州府六合县有此姓(15),今安徽淮南有此姓(362)。【人】 奴久,北魏时高丽人,延兴元年降,见

  • 读音:Niè/Nieh, Nye【源】 见《直音》(15,21)、《姓苑》(7,62)。【变】 一作〔孽〕(7)。

  • 读音:Zēng曾姓主要是以国名为姓氏,出自姒姓。夏王少康封少子曲烈于鄫,建立鄫国。后国灭,子孙后代遂用原国名“鄫”为氏,后去邑(阝)旁为曾,表示离开故城。曾姓最初发源于今山东苍山西北一带。西汉

  • 阿鲁

    读音:ā lǔ金代女真族姓。正隆三年九月,以宿直将军阿鲁保为夏国生日使。(见《金史·海陵纪》)

  • 通塞里

    读音:Tōngsàilǐ清代蒙古族姓氏,世居萨哈尔察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读音:chuán见《姓苑》。

  • 读音:Bē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)。贳,古地名,春秋时宋地,故城在今山东曹县南,汉时为贳侯封地,当以地为氏。现行极罕见姓氏。今江西之永修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永修县公安局提供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

  • 髠民

    读音:Kūnmīn【源】 黄帝庶子依姓之系。依姓之后有依氏、髠民氏(18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