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齐河县志

齐河县志

①八卷。首一卷。清蓝奋兴修,王道光纂。蓝奋兴,福建闽侯县(今属福州)人,康熙十二年(1673)任齐河知县。按齐河本为古祝阿县地,唐废祝阿为禹城,宋置齐河镇于县境,齐阜昌中始置县。明、清因之,隶济南府。康熙初年,上命征之六郡邑之乘,以备小史外史之用。蓝奋兴莅任,乃为广访耆旧,贡生王道光家藏旧志一帙。遂因部檄谋重修之举。更访旧闻,兼来近事。命道光与诸生编辑初稿,蓝奋兴定稿,历数月而告竣。《齐河县志》康熙十二年刻本。全书八卷首一卷,分为:卷一沿革志、地理志、星野志、城池志;卷二山川志、桥梁志、官署志、衢市志;卷三户口志:赋役志、物产志、风俗志;卷四学校志、兵防志、祠祀志、坊楔志;卷五驿传志、铺舍志、职官志、宦绩志;卷六恤政志、灾祥志、选举志、乡贤志;卷七赠荫志、忠烈志、孝义志、烈女志;卷八古迹志、坟墓志、艺文志、寺观志。卷首有序、四幅图。此志在每志前,皆有小序。然文笔冗沓,考订疏略。②十卷,首一卷。清上官有仪修,许琰纂。上官有仪字公度,陕西朝邑县人,进士出身,雍正九年(1731)任齐河知县。乾隆元年(1736)迁升。许琰,闽中间安人。此志以记载雍正十三年事始,至乾隆元年事止。历时五月而告竣。《齐河县志》雍正十二年(1734)修,乾隆二年(1737)刻本。此志编次以旧志为准绳,除卷首新增河道一图外,其余各志名目,亦皆沿继旧志。各篇首尾序论,也录旧作。仅于艺文志外增辟诗文志,分诗、文为二卷,增存题咏、铭赋诸作于其下,皆无裨于史实。然旧志疏略之处,未能予以订正,乃以讹传讹。其志尚有同治五年(1866)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宝晋英光集

    八卷。宋米芾(1051-1107)撰。米芾,初名黻,字元章,号襄阳漫士、海岳外史、龙门居士等,襄阳(今湖北襄阳)人。北宋书画家,与蔡襄、苏轼、黄庭坚并称“宋四家”。因母侍宣仁后,补为浛光尉,历知雍丘县

  • 梦草堂稿

    十二卷。明胡镇(约1596年前后在世)撰。胡镇,字子重,安徽歙县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万历中贾人。事迹无考。其诗以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分为五集,每卷又以天时,园圃等门分类,各有圈点评识。为坊刻本之体例。有浙江

  • 炳烛编

    四卷。清李赓芸(1754-1827)撰。李赓芸字生甫,嘉定(今上海市嘉定)人。慕许慎之学,自署许斋。乾隆进士。知浙江孝、丰等县,嘉庆间累官福建布政使。李赓芸淹贯经史,通六艺,精三礼,著有《稻香吟馆诗文

  • 呜秋集

    二卷。明赵迪撰。赵迪,字景哲,自号白湖小隐,怀安(今河北怀安县)人,生卒年不详。据其子赵壮称“先人值多故,投老林泉”,知其乃逃世隐居者。著有《呜秋集》。是集为诗集,乃其子赵壮所刻,凡二卷。集前有明永乐

  • 督师奏疏

    十六卷。明孙承宗撰。承宗字雅绳,高阳人(今河北高阳县人)。万历进士,沈毅智略,晓畅军事,天启初累官兵部尚书,东阁大学士,时辽阳、广宁俱破,承宗自请以原官督理诸处军务,便宜行事。黄虞稷《千顷堂书目》,著

  • 易图条辨

    一卷。清张惠言撰。所谓“易图”,首论河图洛书,次辨刘牧太极生两仪、天地数十有五诸图,再次为朱子启蒙图、太极图、赵撝谦天地自然之图、赵仲全古太极图、参同契纳甲图、皇极经世、读三易备遗、卦变图等。张氏谓洛

  • 停云馆帖

    明文征明(1470-1559)辑。文征明,初名璧,字征明,后更字征仲,号衡山居士。长洲(今江苏吴县)人。文征明工书善画,为明代著名书画家。该帖摹勒于嘉靖中期,初刻共四卷,其中又以第一卷为精。第一卷为晋

  • 香草校春秋左传

    六卷。清于鬯(详见《卦气直日考》、《周易读异》)撰。于鬯,南汇(今属上海市)人,清代著名学者。他的著述很多,主要有《香草校书》及《香草续校书》、《战国策注》等等,具有一定的影响。此书即所著《香草校书》

  • 星命溯源

    五卷。未著编者姓名。是书第一卷为《通玄遗书》。书云:“先生姓张名果,生尧之丙丁至唐犹存。玄宗召试其术,神之,因赐号通玄先生”。本卷即收张果之说;五星论、四时论、玉衡经。第二卷为《果憕问答》,称明李憕遇

  • 埤雅广要

    四十卷。明牛衷撰。牛氏为千户,生平不详。衷自序曰:“宋开国公陆丞相佃于《尔雅》、《广雅》之后,复旁搜冥索以埤翼之。吾藩贤王论思之暇尝进览焉。惜夫叙述之次,尾天文而首群品、伍凤鸟而跻微类,未惬于中。乃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