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黄山志

黄山志

二卷。清张佩芳撰。张佩芳,字荪圃,山西平定人。黄山在安徽县西北,与太平县接界。《黄山志》乾隆三十五年刻本,共二卷。上卷首形胜、次寺观、次物产。下卷游记,载诸家游记,皆作者自记足迹所及。其考黄山旧称黟山。世传黄帝炼药于此,其后仙去,故名黄山。而其改称,始于唐天宝时。此说与他书所载,略有出入,然亦不失为一家之言。其载各家游记,谓作者多慨叹路途之困惫及记述饮酒谈谐之语,于山水之形状,不能尽陈,而黄山之面目反为晦蚀。矿仅择其中有数语能指次形似,令观者了然在目者,节而存之。是说虽异于旧志,然颇为有理,似可为后人法。此谓多言无谓于山之游记,而于多述山中形势之游记,如汪道昆《谼中记》、刘大魁《黄山记》,则仍全文照录。张氏之意已甚明矣。兹篇于游山诗,谓旧志称合作者鲜,概置不录,此乃山志创例,于明清山志中独备一体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历代诗话

    清何文焕(生卒不详)辑。何文焕,字也夫,乾隆时嘉善(今属浙江省)人。何文焕因前人论诗小品,每易散遗,故将有可考校者汇为一编,不嫌挂漏,成此诗话丛书。《历代诗话》所收始自萧梁,止于明代,共取诗话二十七种

  • 注释启蒙对偶续编

    四卷。明孟绂(生卒年不详)撰。郑以诚注。本书按韵属对,自一二字至十余字不等。每韵三则。约为乡熟启蒙之书。孟绂书成于嘉靖中,郑以诚注成于崇祯年间。书前有周灿序,谓书称续编,必原有初编而逸之。是初刊之时已

  • 屺云楼集

    三十二卷。清刘存仁(1804-1880)撰。刘存仁,初名炯,后改炯甫,福建闵县人,道光举人,官至甘肃秦州知州。是集有《诗初集》八卷,《诗二集》四卷,《诗三集》四卷,《诗经口义》二卷,《文钞》十二卷。刘

  • 节庵集

    八卷。《续编》一卷。明高得阳(1352-1420)撰。高得阳,字孟升,号节庵,浙江钱塘人,明洪武九年(1376),以其文学影响得荐,授临安教谕,又升为高州府学教谕。永乐初擢为宗人府经历,充《永乐大典》

  • 六书千文统要

    二卷。清胡正言(约1584-1674)撰。正言字曰从,广东海阳(今潮安)人。仕明,官武英殿中书舍人。是书卷首有序,不著撰人姓名。次录周兴嗣《千文》原文。次列李如真《篆法偏旁正讹歌》,以篆隶相间书之。次

  • 毛诗重言

    一卷。清王筠撰。王筠字翚山,山东安丘人。清代著名文字学家。生平详见“说文释例”。是书分上、中、下三篇。上、中两篇辑录《毛诗》重言词,下篇辑录多为附音词,凡五百六十一言。内容体例与《叠雅》相类,注释简明

  • 温江县志

    ①三十六卷首一卷,清徐文贲等纂修。徐文贲,字十樵,邑人,拔贡。考温江县志,清康熙二十五年(1686)县令王瑚曾纂修,五十八年(1719)鲁应才再修,乾隆十六年(1751)县令冯中存重加补纂,然为书仅四

  • 朱福州集

    六卷。明朱豹(约1531前后在世)撰。朱豹,字子文,上海人,生卒年不详。正德十二年(1517)进士,官至福州府知府。著有《朱福州集》是集为其子朱察卿及其友冯迁所编。所收凡诗三卷,奏疏三卷。朱豹诗学中唐

  • 宋遗民录

    ①一卷。作者不详。《四库提要》云:“乃洪武抄本,毛晋刻之,附于《忠义集》之后。或元人所作,或明初人所作。”所载为元初宋朝遗民事。有《汲古阁合订唐宋元诗》(五集)本。② 十五卷。明程敏政(约1445-1

  • 孝经章义

    一卷。清方宗诚(1818-1888)撰。方宗诚字存之,安徽桐城人。著述有《春秋集义》十二卷、《孝经章义》一卷、《柏堂文集》六编九十余卷等。宗诚学宗紫阳。是书不以《孝经刊误》为是,认为孝经全书文理接续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