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鹿川田文集

鹿川田文集

五卷。程颂万(生卒年未详)撰。程颂万字子大,号十发,湖南宁乡人。清末官湖北侯补道,入民国后不仕而卒。颂万少受诗古文法于其从兄颂藩。颂藩遗集中有与子大弟论诗文书札多通,是其事实。颂万少颖敏,年十五六时诗文即斐然可观。少长博涉书史,益觉惊才绝艳。光绪二十一年(1901),程颂万自刻《楚望阁集》,专为古乐府,拟则六朝以至唐之温飞卿、李贺。二十一年(1901)后,有《石巢集》,未及印行。此集诗四卷。第一卷为辛亥(1911)十一月至壬子(1912)三月所作。第二卷为壬子(1912)四月至九月所作。第三卷为壬子(1912)十月至癸丑(1913)七月所作。第四卷为癸丑(1913)八月至甲寅(1914)三月所作。第五卷则壬子(1912)、癸丑(1913)两年所作。大抵《楚望阁集》之诗,一意摹古,尚不免有斧凿痕。此集则生新雅健,意到笔随,不主一家,自然合拍。陈衍亟称颂万此集之诗为“非凡手所能藐袭”。陈三立亦称其“能囊括宋贤佳境。”似非尽阿之辞。有民国三年(1914)长沙石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萤照堂明代法书

    十卷。清车万育(生卒年不详)辑。车万育,字兴三,一字鹤田,湖南邵阳人。康熙三年进士,选庶吉士。其性直纯笃,学问赅博,善书法,所收明代墨迹最富,于康熙三十二年(1694)勒成该帖。卷一收庄烈帝、楚王、益

  • 仪礼释宫增注

    清江永(1681-1762)撰。永字慎修,西徽婺源(今属江西)人。康熙时诸生。博古通今,专心十三经注疏,于三《礼》之功尤甚,精于考证。弟子甚众、戴震等人曾受其学。著述颇丰,有《周礼疑义举要》、《古韵标

  • 二十一史论赞辑要

    三十六卷。明彭以明编撰。以明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,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载其为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,万历年间(1573-1620年)诸生。该书采录历代史书中“论赞”部分,以为习史备览。其最早版本是万历三十七年

  • 捉尘集

    一卷。清樊封(生卒年不详)撰。樊封,字昆吾,汉军正白旗人。副贡,清广东汉军驻防监生。樊封博通经史,常负不可一世之概。道光间应试久寓京都。曾应赴翁相国宴,主谓诸客云,论官阶樊处士不我等,论学问则我辈恐居

  • 广雁荡山志

    二十八卷。清曾唯撰。曾唯,号近堂,浙江永嘉人。雁荡山在浙江温州府,跨乐清、平阳二县,景色秀丽。明初僧永升,创修《雁山集》一卷。嘉靖十八年(1539),朱谏因搜讨旧本,增为四卷。万历九年(1581),胡

  • 御解老子

    见宋徽宗《御解道德真经》。

  • 孝经疑问

    一卷。明姚舜牧(1543-1622)撰。舜牧,详见《易经疑问》条。该书认为,《孝经》语意联贯,不应分章,尤其不宜立章名。因全部删去。其诠释之文皆老生常谈,无新意。该书亦认为经文多出汉儒附会,或有义不接

  • 话雨楼法书

    八卷。清代成亲王永瑆书,卓秉恬(1782-1855)辑刻。卓秉恬,字静远,一字海帆,四川华阳(今成都)人。嘉庆六年举人,官至武英殿大学士。卓氏工书,且善诗词,谥文端。该法书为卓氏汇诸家之藏帖辑成。此帖

  • 周易辑义续编

    四卷。清卢兆鳌(详见《周易辑义初编》)撰。此书宗从来知德的学说,对易学有关间题多有阐发,不无卓见。如其解释“君子终日乾乾”说:“乾为纯阳,日禀阳精,故乾有日象。内卦至三,乾象已成,故称终日”。实发前人

  • 松窗小杂

    见《松窗杂录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