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高淳县志

高淳县志

①二十五卷,首一卷。清朱绍文纂修。朱绍文,字在中。汉军镶白旗人,监生,乾隆十二年任高淳知县。卷首列旧序图纪,为志十目:沿革、建置、疆域、山川、学校、纪典、赋役、恤典、寺观、古迹;为表二:官师、选举;为传八卷,其目十四:名宦、乡贤、乡宦、忠臣、孝子、义夫、文学、笃行、好义、隐逸、艺术、流寓、仙释、贞节,终之以艺文、摭轶、遗编。纲举目张,颇合史法。山川志统括湖渠水利,纪载详备。《续修四库全书提要》目:“高淳自明弘治四年,析溧西南之高淳镇,始置县,迄此志作时,三百年耳,而志凡五作,故事皆翔实,文亦雅洁,殆佳称也。”有清乾隆十六年(1751)刻本、抄本。②二十八卷,首一卷。清杨福鼎修,陈嘉谋纂。杨福鼎,云南丽江府丽江县人。举人,同治七年(1868)知高淳县事。此志为卷二十有八,其目略同乾隆志。自乾隆十六年(1751),至光绪七年(1881),时逾百载,民物之登耗,水利之变迁,又中经兵燹,忠义贞烈之辈出,廨宇祠庙之兴废,田赋盐法之变更,纂者皆详加辑录在册。有清光绪七年(1881)学山书院刻本。③二十八卷,首一卷。近人刘春堂修,吴寿宽纂。刘春堂,直隶肃宁县人。进士,知高淳县事。吴寿宽,原名宽,江苏高淳县人。府学贡生,就职训导代理。寿宽乃淳邑名宿,文行为乡人所重,尤熟地方掌故,著有《乡土志》等。此志由吴寿宽专司编纂,不聘协修分纂。旧志有乾隆、光绪二志,寻讨既易,责任又专,成书自易。此志断自光绪七年,和光绪志相为衔接,既成称新志。有民国七年(1918)刻本、民国二十三年(1934)重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陶陶集

    一卷。清吴庆焘撰。吴庆焘生平详见《珠仙馆诗存》(辞目)。书中未著撰者名氏,但署为“襄阳金粟庵头陀炯然孤清”。从本书自序看,此集系辛亥革命以后所作。作者对辛亥革命颇为不满,抱着遁世的态度流徙于江汉,自云

  • 广蒙求

    三十七卷。明姚光祚(生卒年不详)撰。姚光禄字允昌。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万历十六年举人。官保定府同知。宋王逢原著有《十七史蒙求》十六卷。姚光禄因其内容尚不够详备,所以在其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。分为三十七

  • 小序翼

    四卷。清张澍撰。澍字介侯,武威(今甘肃武威市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嘉庆未(1790)进士,入翰林,充实录馆纂修,散馆改外职,历署县事,晚年退隐西安,著述以终。此书为澍手书原稿,今藏巴黎国家图书馆,残缺殆将

  • 玉恩堂集

    九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明林景肠(约1582年前后在世)撰。林景旸,字绍熙,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,生卒不详。隆庆二年(1568年)进士。官至南京太仆寺卿。著有《玉恩堂集》。是集为其子有麟所编。凡九卷,其中

  • 萧山县志

    四十卷。清黄钰纂修。黄钰,乾隆年间任萧山县知县。按萧山县志,明朝弘治、正德、嘉靖、万历年间均有修纂。今流传甚少。清康熙年间又有三修。黄钰莅任后,见邑志自康熙三十二年刘严重修后,又五十多年未修,这其间赋

  • 南华简抄

    四卷。清徐廷槐(生卒年不详)撰。徐廷槐,字立三,号笠山,会稽(今属浙江省)人。雍正八年庚戌(1730)进士。撰有《南华简抄》。前人研究《庄子》者,有的录全文而注解,有的只取所需篇章而诠释,徐廷槐则属于

  • 儒林传经表

    二卷。清周廷寀(生卒年不详,乾隆、嘉庆间在世)撰。廷寀字霁原,一字赞平,又字子同,号寄园,安徽新安(今休宁)人。嘉庆戊午(1798年)顺天举人,出宰广东,摄龙川县令,卒于官。除本书外,还著有《韩诗外传

  • 尚书因文

    六卷。清武士选撰。武士选字万青,河南长葛人。武士选在卷首“自序”中称,幼时读《尚书》,每苦于时下讲义皆节节作过文,自添步障。后来读了昆山徐氏《经史辨体》中《尚书》一册,罗列前辈评语,颇为富有。然浓圈密

  • 晋江县志

    十六卷,首一卷,清方鼎修,朱开元纂。方鼎,乾隆年间,任晋江县知县。朱开元定南金,曾任晋江县教谕。《晋江县志》乾隆三十年(1765)刻印。共十六卷,分为:卷一舆地志;卷二规制志;卷三版籍志;卷四学校志;

  • 三关志

    不分卷。清廖希颜修,孙继鲁纂。廖希颜,字若愚,号东雩,湖南茶陵县人,嘉靖进士,先知高安县,后擢工部主事,迁升山西提学,讲学河汾书院,卒于浙江按察使,年仅三十九岁。三关,即山西北部之雁门关、宁武关、偏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