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闽中十子诗

闽中十子诗

三十卷。明袁表(生卒年不详)、马荧(生卒年不详)合编。袁表字景从,荧字用昭,皆福州人。表官临州通判,为人耿介,曾以事忤权贵入狱,人叹其直,长于歌诗,有《江南春集》。此书为明诗总集,为袁表、马荧于万历四年(1576)从高以陈家所藏诸人之诗中选辑而成。所谓闽中十子,是指福清人林鸿,著有《膳部集》;长乐人陈亮,著有《储玉斋集》;长乐人高廷礼,著有《木天清气集》、《啸台集》;闽县王恭,著有《白云樵唱》、《凤台清啸》、《草泽狂歌》诸集;闽县人唐泰,诗佚不传,散见《善鸣集》;闽县人郑定,著有《澹斋集》;永福人王尔,著有《虚舟集》;闽县人王褒,著有《养静集》;闽县人周元,著有《宜秋集》;侯官人黄元,其集名已不传,此十人遗集已不尽传,是编能采撷菁华,存其梗概,颇能见闽中诗派的整体风貌。闽中十子皆宗法唐人,其佳者色泽高华,音调谐畅。但他们均有模拟过甚、食而未化的毛病,因而产生不良影响,故后人评论说:“考闽中诗派,多以十子为宗,厥后辗转流传,渐成窠臼。其初已有唐摹晋帖之评,其后遂至有诗必律,有律必七言,而晋安一派乃至为世诟厉。论闽中诗者,尝深病之。”有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易学识遗

    一卷。明朱睦(1517-1586)撰。睦字灌甫,号西亭,周定王六世孙。万历五年(1577)举宗正,领宗学事。喜藏书,学者称“西亭先生”,比之汉刘向。事迹附见《明史·周王橚传》。该书大旨都在论辨诸家之异

  • 仪礼注疏详校

    十七卷。清卢文弨(1717——1796)撰。文弨字绍弓,一作召弓,号矶鱼,又号抱经、石鱼、粲斋,晚号弓父,学者称抱经先生。浙江余姚人,乾隆十七(1752)年进士,官至提督湖南学政。卢氏精于校勘,一生校

  • 碧鸡漫志

    一卷。宋王灼(约1162前后在世)撰。王灼,字晦,号颐堂,又号小溪。遂宁(今属四川)人,生卒年不详。此书详细叙述了曲调之源流。全书共分三十五条,前七条为总论,叙述自古初到唐、宋声歌递变之由;次二十八条

  • 元史新编

    九十五卷。清魏源(1794-1857)撰。源字默深,法名承贯。湖南邵阳人。与龚自珍、林则徐相友善。鸦片战争时,曾参与浙东抗英斗争。撰有《海国图志》,主张“师夷长技以制夷”。建议抵抗外来侵略,强调变法。

  • 国文法草创

    一卷。近人陈承泽(1885-1922)撰。承泽字慎侯,福建闽侯人。年轻时曾中乡举,后游学日本,归国后主要从事编辑工作,并致力于汉语语法研究,是书系语法理论著作,提纲举要仅5万字,叙述多于例证,议论多于

  • 沧洲集

    十卷。《续集》二卷。明张泰(1436-1480)撰。张泰,字亨父,号沧洲,太仓(今江苏太仓县)人。明天顺八年(1464)进士,选庶吉士,授检讨,累官至翰林院修撰。是明成化间著名诗人。泰为人恬淡,独喜赋

  • 医方考

    八卷。明吴昆(详见《黄帝内经素问注》)撰。此书收集古今良方七百余首,按病证分七十二门,每门均有小序。卷一为中风、伤寒等门;卷二为斑疹、霍乱诸门;卷三为虚损劳瘵、五尸传诸门;卷四为脾胃、伤食诸门;卷五为

  • 胎息经

    一卷。旧本题幻真先生注。幻真先生,其人姓名及生平事迹均不详。胎息,是道家修炼方法之一,意谓修身达此程度,就象胎儿在母腹中不用口鼻而能呼吸一样。此书内容主要是对《老子》一书中“谷神不死”章所作的进一步阐

  • 绝句

    田家汩汩流水浑,一树高花明远村。云意不知残照好,却将微雨送黄昏。

  • 双美奇缘

    见《玉娇梨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