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长沙县志

长沙县志

①二十八卷,首一卷。清赵文在原本,陈光诏续修。陈光诏,蕲水人,曾任长沙县知县。长沙县为各县之首,其志乘创修于康熙七年(1668),为知县胡壮生修,长沙绅士江有溶纂。其书后散失。康熙二十四年(1685),知县朱前诒、教谕徐则论复修志乘。康熙四十二年(1。703),知县王克庄再修县志,典章文献,渐臻完美。乾隆十二年(1747),知县李大本又续修之。嘉庆十五年(1810)知县赵文在则再次续修。陈光诏任长沙县令后,因湘中绅士请大吏重修省志,遂再修县志。其成书时距前志修成仅逾七载。《长沙县志》嘉庆二十二年(1817)增刻本,共二十八卷首一卷。分为二十八门,依次为星野、沿革、疆域、山川、津梁、水利、公署、赋役、积贮、学校、典礼、秩祀、兵防、风土、职官、名宦、政绩、选举、人物、列女、耆寿、流寓、古迹、寺观、仙释、祥异、艺文、拾遗。此志于旧志之漏者补之,讹者正之,颠倒者次序之。如纶章奏议编入艺文,兵制属营建,褒封坊表属学校,冢墓属祀典之类,逐一改正。又如以轸宿、文庙、名山各图景为卷首,疆域、城池、万寿宫各图汇为卷二,似图自为图,志自为志,不相联属。且礼器乐器陈设舞俏诸大典,缺焉未载,非所以昭明备,以及首沿革而次星野,谓为有悖天先乎地之义,胥为纠正。持论正确,具有卓见。综观其全篇,体例精详,词旨渊雅,诚为湖南县志中斐然可观者。② 三十六卷,首一卷。清徐淦等修,张延珂等纂。徐淦,曾任长沙县令。张延珂,长沙绅士。《长沙县志》同治十年(1871)刻本,共三十六卷,首一卷。此志续修,其体例悉仍旧志,然增立二门:一为《忠义》,时湘军在战争中死亡者,不乏其人。湘绅奉命撰褒忠录,纪之曰《忠义》。另一门为《保息》,旧志以普济、育婴两堂及养济院附诸《赋役》之后,门类颇不相属,且近复添置同善等堂及接婴局等慈善之所,义举频兴,自应分类标目。此志本《周礼》以保息六安万民之意,将新旧各堂详纪曰《保息》。此二门之增,具有卓识,良为允当。其《星野门》删去繁复十余条,《沿革门》删洪荒断自唐虞始,《风土门》删去本草繁文之类,皆防冗,亦堪称精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许氏说音

    四卷。清许桂林撰。桂林(1778-1821)字同叔,号月南(岚),海州(今江苏连云港市西)人。嘉庆二十一年(1816年)举人。日以诂经为事,兼治六书、九数之学。尚著《穀梁释例》、《易确》、《毛诗后笺》

  • 诗陆氏疏疏

    二卷,清焦循(1763-1820年)撰。焦循,字理堂,江苏江都(今江苏省扬州市)人。清代著名学者,与阮元齐名。嘉庆六年(1801)举人,后隐居。著有《雕菰楼文集》二十四卷、词三卷、诗话一卷及《曲考》、

  • 监利县志

    ①十一卷,首一卷,清潘世标纂。潘世标,字翰苑,恩贡,官四川资中县知县。监利县志,唐宋以前无闻,县志创修于明正统间邑人斐文僖。文僖以文章气节闻名,超识卓见,惜其书不传。历百余年,至万历二年(1574)邑

  • 明堂考

    三卷。清孙冯翼(生卒年不详)撰。孙冯翼,字凤埔,奉天承德县(今辽宁沈阳市)人。贵州巡抚孙日秉之子,以二品恩荫,援例为候选道。是书末题“嘉庆壬戌年九月十九日,承德孙冯翼凤卿氏校于白门中丞第之郑学斋”,知

  • 南濠居士诗话

    一卷。明都穆(约1514前后在世)撰。都穆字无敬。吴县(今属江苏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约正德中(1514)前后在世。宏治十二年(1499)进士。授工部主事。官至礼部主客司郎中,太仆寺少卿。此编刻意论诗,而

  • 慈湖诗传

    二十卷。杨简(1140-1225)撰。杨简字敬仲,学者称慈湖先生。慈溪(今浙江宁波)人。南宋经学家、文学家。曾任乐平县令、国子博士等职。杨简为官廉洁清正,薄奉自持。“吾岂敢以赤子膏血自肥乎?”为他的口

  • 仲氏易

    十三卷。清毛奇龄(1623-1716)撰。奇龄又名甡,字大可,号秋晴,又称初晴,又因郡望称西河。浙江萧山人。康熙十八年(1679)以廪监生召试博学鸿词,授检讨。起初,奇龄之兄锡龄精通《周易》,但未著书

  • 沙县志

    十二卷,清林采修,周起泰等纂。林采,字梅庄,广西平乐人。康熙三十六年(1697)任沙县知县。周起泰,曾任沙县县丞。明嘉靖十五年邑令方绍魁新修。嘉靖二十四年邑令叶联芳又修。万历十九年邑令徐显臣复加纂辑。

  • 字林补本

    一卷。清陶方琦(1845-1884)撰。龚道耕(生卒年不详)校补。方琦字子珍,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。同治进士,官编修,著《淮南许注异同诂》等。道耕四川成都人,另撰《字林考逸校误》。任大椿《字林考逸》刊

  • 六书浅说

    一卷。见《说文浅说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