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七卷。明王衡(1564-1607)撰。王衡字辰玉,号缑山,别署蘅芜室主人。太仓(今属江苏)人。少年能诗善书,名动海内。万历十六年(1588)乡试第。万历二十九年(1601)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。著有
二十四种,三百七十四种。民国安徽丛书编审会辑。丛书所收安徽学者著作除三种为明人所撰外,其余均为清人研治朴学之书。其中以程瑶田、黄生、凌廷堪、戴震、江永等人经史研究贡献尤大,堪称学术之宗。丛书旨在流传古
八卷,附《答策秘诀》一卷。元赵天麟撰刘锦文编。天麟生卒年及生平不详。自称东平布衣。其书以建八极、修八政、运八枢、树八事、畅八脉、宣八令、示八法、举八要为纲,而系以六十四子目。文皆俪偶之词,无所建白。卷
一卷。清王贞撰,门人张其维、汪昌言校。贞字彦明,号月池,江西婺源县人,尚著《夏小正小笺》。是编卷首有同治癸酉(1873年)三月王氏自序。其所补释之本为宋咸注本。书分广诂、广言、广训、广义、广名、广服、
一卷。宋陈允平(生卒年不详,约宋末、元初时人)撰。允平字君衡,一字衡仲,号西麓,四明(今浙江宁波)人。宋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。宋亡后,征至元都,不受官放归。善诗词,与吴文英、翁元龙齐名。著有《西麓
六十卷。清薛大训(生卒年不详)撰。薛大训,字六诂,吴县(今属江苏省)人。撰有《列仙通记》六十卷。《列仙通记》,原名《神仙通鉴》。继刘向《列仙传》之后,曾有葛洪《神仙传》、玉简《疑仙传》等书,记录古来神
二卷。明黄文焕(约1636前后在世)撰。其生平详见《诗经考》辞目。是书为黄氏狱中所著,主要内容是评论陶渊明之诗。前有作者自序。其析义分为:“练句练章,不专平淡”;“忧时念乱,不徒隐逸”;“理学标宗,圣
六卷。清王良士(生卒年未详。)撰。王良士原名昙,字仲瞿,号蠡舟,又号昭明阁外史,浙江嘉兴人。乾隆五十九年(1794)举人。良士少负狂名,言论举动,皆不与众人同。尝自言:文章须自出机杼,成一家风骨,何能
四卷。清末管礼耕撰。礼耕字申季,江苏元和(今江苏省吴县)人,生卒年不详,岁贡生。此编可能是管礼耕在书院的应试之作。其中有“《易》《书》帝乙考”,谓《周易·泰》中有“帝乙归妹”、《尚书·酒诰》及《多士》
十八卷。明傅淑训修,阎期寿等纂,郑际明等续修。傅淑训详见《平阳府志》。阎期寿,泽州人。郑际明,河南商丘人。其志修于明隆庆顾显仁,唯述说过简,疏漏甚多,未可视为定本。此志为万历三十五年(1607)修,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