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金匮钩玄

金匮钩玄

三卷。元朱震亨(详见《格致余论》)撰。明戴元礼校补。又名《金匮钩元》、《平治荟萃》。此书为朱氏临证医案之节录,经门人校补,成书于元至正十八年(1358)。论述临床各种病证。卷一、卷二以内科杂证为主,兼述喉证和外科的一些病证,如中风、六郁、内伤、伤寒、温病、咳嗽、痢、泄泻、伤食、五疸、水肿、臌胀、头风、眩晕、心痛、腰疼、劳瘵、咳血、缠喉风、咽喉生疮、肠痈、痔疮等;卷三为妇科、儿科病证,包括妇科有关经、带、胎、产及儿科吐泻、黄疸、急慢惊风、疳病等常见病证。末附论六篇,不刻于目录中。六篇为:“火岂君相五志俱有论”、“气属阳动作火论”、“血属阴难成易亏论”、“泄泻从湿治有多法论”、“滞下辨论”、“三消之疾燥热胜阴论”。书中分证论治,条理清楚,词旨简明,辨证明晰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说:“震亨以补阴为宗,实直开补真水之先,其以郁治病,亦妙阐《内经》之旨。”书中所附之方,多为朱氏临证效验之方,方药加减皆有法度。对郁证论治尤祥,创“越鞠丸”通治郁证。朱氏之论及拟订的大补阴丸等补阴诸方、越鞠丸等,较充分地反映了朱氏这方面的学术经验,诸证的论述部分标有“戴云”者,为朱氏门人戴元礼所补订,阐述颇多发明。书末的六篇医论均为戴氏所撰,其中不乏有见地的观点。此书曾因避清代康熙名讳,将“钩玄”改为“钩元”。后《薛氏医案丛书》收入本书时,则将书名改为《平治荟萃》。有明万历间刊本、198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、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春秋楚地疆域表

    一卷。清彭焯南撰。焯南,新化(今湖南新化)人。该书考释春秋时楚地疆域,对研究春秋舆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有清光绪丁酉(1897)刻本。

  • 促织

    其一一点光分草际萤,缫车未了纬车鸣。催科知要先期办,风露饥肠织到明。其二水碧衫裙透骨鲜,飘摇机杼夜凉边。隔林恐有人闻得,报县来拘土产钱。

  • 读史快编

    四十四卷。又名《雪序读史快编》。六十卷。明赵维寰编撰。维寰字无声,平湖(今浙江平湖县)人,万历二十八年(1600年)举人,生卒年不详。该书摘录诸史书中新异之事编排而成,始自《史记》,止于《新唐书》。现

  • 闰八月考

    三卷。王锡祺编。王锡祺,清光绪年间南清河龚稚推步,辑有《小方壶斋丛书》、《小方壶斋丛抄》、《小方壶斋舆地丛抄》及《补编》、《再补编》,详见地理类著录。《闰八月考》三卷,不见《四库全书总目》、《中国丛书

  • 墨法集要

    一卷。明沈继孙撰。沈继孙,洪武年间姑苏(今江苏苏州市)人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考元代画家倪瓒所著《云林集》一书,有赠沈生卖墨诗序曰:“沈学翁隐居吴市,烧墨以自给。”“墨若点漆”等语,时代、姓氏,里贯一

  • 开国精忠军师干王洪宝制

    一卷。清洪仁玕(1821-1864)撰。仁玕字益谦。花县(今属广东)人,洪秀全族弟,太平天国领导人。著有《资政新篇》、《开国精忠军师干王洪宝制》、《钦定军次实录》诸书。该书为仁玕宝制第一集,内载有《开

  • 冠图

    一卷。作者不详。是书前无序后无跋,主要记载历代冠制。考查其书内容,实为顾孟容之《冠谱》,所以抄袭剽窃者另立新名,并隐去作者姓字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据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列为存目。

  • 中国医学大成

    十三集。民国曹炳章辑。该书分类收辑唐代以来医学著作,以明清著作为多。十三集每集一类,有的大类内再小类。第一集医经类、第二集药物类、第三集诊断类、第四集方剂类、第五集通治类、第六集外感病类、第七集内科类

  • 阅史郄视

    四卷,续一卷,清李塨撰。李塨字刚主,蠡县人,康熙年间举人,官通州学正,从博野颜元游。李塨为学主张忍嗜欲,苦筋力,习六艺,讲世务。书中讲道:“王五公教我小事克勤,谓小事皆有次第节奏,然后大事可为。”持论

  • 杨氏全书

    六种,三十六卷。清杨名时(详见《周易札记》)撰。全书所收各种首尾连贯,不自为分卷。第一卷至第八卷为札记,是读《易》、《诗》、《四书》之随笔杂记(其中《易经札记》三卷、《诗经札记》一卷、《四书札记》三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