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重订穀梁春秋经传古义疏

重订穀梁春秋经传古义疏

十一卷。清廖平(详见《四益易说》)撰。廖平是清末的经学大师,一生经学主张凡六变。在光绪十年(1884)前后,著《穀梁春秋内外编》共三十七种、五十卷。其中内编书一种,即《穀梁春秋经传古义疏》十一卷;外编书十一种,包括《起起穀梁废疾》一卷、《释范》一卷、《集解纠谬》二卷、《穀梁先师遗说考》四卷、《穀梁大义详证》四卷、《穀梁传例疏证》二卷、《穀梁外传》二卷、《穀梁决事》二卷、《穀梁属辞》二卷(附《本末》一卷)、《穀梁比事》二卷、《穀梁琐语》四卷。此外又有《穀梁日月时例表》等二十五种。这些著作代表了廖平的《穀梁》学观点。他认为,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根本区别在于礼制的不同。今文经学礼制祖《王制》,古文经学礼制宗《周礼》;《王制》是《春秋》旧传。两汉今文学、古文学的依经立说,推衍比附,都是由《王制》和《周礼》所派生的。《穀梁传》主张“素王”说,礼制属于新制,托“素王”改制,故与《周礼》不合。廖平认为,范宁《春秋穀梁传集解》不守旧训,有不少谬误。他参考两汉经师旧说,以班固的观点进行折衷。如果义还不通,就提出自己的看法。对范宁注不完备的地方,进行疏通引证。引用事实,以《史记》的记载为主,有时也引用《左传》。廖平认为董仲舒治《公羊传》,说礼制与《穀梁传》其实一致,于是对《穀梁传》中的微文孤证,两汉经师又没有解说的,就取董仲舒之说。杜预《公子谱》来源于刘向,于是《穀梁传》的师说,也予采纳。又两汉经师解《穀梁传》,多引用《孝经》、《易》、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,廖平也沿用此法,以说明六经相通。何休《春秋公羊传解诂》引用《京氏易》、《韩诗》;廖平认为两汉博士之学本同一家,于是仿何休之例,凡是《穀梁传》的佚义,就取两汉博士之说进行补充。大体上在于发掘《穀梁传》的古义,以推原礼证为主。廖平说经不拘泥于一家之说,往往迭出新义,发前人所未发。虽然立说不一定都站得住脚,但能给学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。该书有光绪庚子(1900)成都刊本,名为《穀梁古义疏》十一卷。《重订穀梁春秋经传古义疏》由廖平之子廖宗泽作过补疏,民国时渭南严氏孝义家塾将该书与《穀梁春秋外编叙目》一卷、《释范》一卷、《起起废疾》一卷合刊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邵半江诗

    五卷。明邵圭(?-1490)撰。圭字,文敬,宜兴(今属江苏)人。成化五年(1469)进士,授户部主事,后出为严州知府。其诗时有新意,颇为李东阳所重。李东阳《怀麓堂诗话》评论说:“邵文敬善书工棋,诗亦有

  • 翻译古文

    二十卷。清孟保(生卒年未详)撰。是书成于咸丰元年(1851)四月。自序略云:“余闭门日读清书,恭阅圣祖钦定,翻译《古文渊鉴》。煌煌乎洵清文之玉律,艺业之金科。兹将有关人心风化者,敬择数篇,并将文内应易

  • 左庵杂著

    无卷数。清末刘师培(1884-1920)撰。刘师培字申叔,号左庵,江苏仪征人,1917年受聘为北大教授,反对新文化运动,对经学、小学及汉魏诗文皆有精深研究,擅长骈文,著述甚丰,有《刘申叔先生遗书》等。

  • 扶风班氏遗书

    三种,三卷。民国张鹏一(详见《关陇丛书》)辑。张鹏一认为三辅人材,东汉最盛,而武达文通,萃于一门,父作子述,秀钟女师者,尤以扶风班氏为最,于是辑班氏遗书。三种为后汉班彪《叔皮集》一卷、后汉班固《兰台集

  • 话山草堂词抄

    一卷。清沈道宽(生卒年未详)撰。沈道宽有《论语比》。此其词集,共收词一百三十阕。慢词居三分之二,多用屯田、清真、白石之调,但并不宗主一家。有光绪三年(1877)刊本。

  • 凤台县续志

    四卷,首一卷。清张贻琯修,郭维恒等纂。张贻琯字瑶卿,山东海丰县人,出身贡生,光绪六年(1880)任凤台知县。《凤台县续志》光绪八年(1882)刻本,此编基本依照林志体例。增续而成。于旧志诸类无可续者,

  • 古文尚书冤词补正

    一卷。清周春撰。周春字芚兮,号松霭,浙江海宁人,乾隆十九年进士,官岑溪知县。此书首有吴骞的序和周春自序,末有周广业的序。周春此书之作是有感于阎若璩著书攻击《古文尚书》,其后宋鉴、王鸣盛、江声又继之,而

  • 永定河志

    三十二卷。清李逢亨撰。李逢亨,曾官永定河道。永定河见于《水经注》、《北河纪》、《水道提纲》、《直隶河渠志》诸书。只列为众水之一,未有勒为专书者。李逢亨治永定河时,因辑览旧章,详察形势,以成此书。清嘉庆

  • 失名古类书残卷

    五卷。无撰者姓名,亦无书的题目。其中某些子目还可以看出。甲卷存二百零二行,子目有谦卑、推让、家诫三部。乙卷存六十二行,其子目有人物、达节两部。丙卷存四十五行,其子目有贞烈部。丁卷存十五行,无子目,但所

  • 六湖遗集

    十二卷。清张文瑞(约1766年前后在世)撰。张文瑞字云表,号六湖,浙江萧山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官青州府同知。其诗共分十二集。所作以秀润为工。该书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列入存目书著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