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通源算法

通源算法

无卷数。明严恭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现已无刻本流传,其残本见于《诸家算法》及《永乐大典》中,共得六十四问及一条提纲,见诸于李俨《十三、十四世纪中国民间数学》中。书前有洪武壬子(1372)赵禹之序,对作者严恭及成书经过作了简要介绍:“姑苏(今苏州)严君名恭,幼读之(指《算经十书》)以明其理,长试吏术,其绪余乃及于数学,而益致其精。一日袖书一卷示予,名曰通原算法。自言以兵乱失故传,此特其默集者尔。”在序中赵禹对严恭所作大加赞赏:“无严君颖悟之资,何由一本万殊之理达之于通原之法,其视天下事物,若金谷之出纳,田土之度量,户口之增减,大而山堆土积,小而毫分缕析,如庖丁解牛,迎节中窍,恢恢乎有余刃,而无全牛矣。”《通原算法》书前有一提纲:“称有二:官称一斤准足称一十二两八钱。足称一斤准官称一斤四两”说明官称小于足称,仅为足称的,在使用时须加换算。残本六十四问大多为商业应用题,计算较浅显,还包括几道等差数列应用题,个别题需要开平方。这六十四问可分作四种类型:(1)一般商业换算题,例如:“今有丝一千三百八十七斤,每荒丝一十两得净线九两,问净线若干?答曰:一千二百四十八斤四两八钱。术曰:置丝数通准两加六,然后九因之再准斤减六,即得。”又如:“今有足称四百五十四斤六两四钱,问准官称若干?答曰:五百六十八斤。术曰:置足称通准两〔即从斤上加六〕,然后八除,或身外加二五亦可得。官称两减六准斤,即得”。(2)等差数列题,例如:“今有户出银二两,今以家贫富不等,令户品搭高下出之最下户出银四银以次户差,各多二银,问几户可以通滚?答曰:一十七户。术曰:列出银二两减最下户出银四钱余一两六银,倍之得三两二钱,又加户差二钱,共三两四钱为实,以户差二钱为法,除之,即得。”(3)古算题,如“今有散钱不知其数,作七十七陌穿之,欠五十文揍穿;若作七十八陌穿之,不多不少,问钱数若干?〔此系管数,却非不足适足。〕答曰:二千一百六文。术曰:列七十八自乘得六千八十四,又以七十七减欠五十余二十七,乘头位得一十六万四千二百六十八为实,别以七十八,七十七相乘得六千六,减除头位,实不满法,却合前问。〔若以七十八数有零,当五千九百二十九乘。〕”“今有鸡兔同笼,上有二十五头,下有六十四足,问鸡兔各若干?答曰:鸡一十八个,兔七个。术曰:上置头,下置足,半其足,以足减头,以头减足。”(4)开方类题,例如:“今有积一千二百步,欲为圆,问径若干?答曰:四十步”。这儿使用的π=3;“今有积六万三千四百一尺五百一十二分尺之四百四十七,问为立方几何?答曰:三十九尺八分尺之七。”这类题解决过程中需用筹算的开方、开立方的方法,在书中作者给出了详细的布筹列算过程。对于较简单的运算,在题之后只有答无有术或法。与元明时期其它几本算法书类似,严恭《通源算法》是当时商业数学的代表,也是普及数学教育的读本,具有很强的实用性。其原版本已佚,残本可见李俨《十三、十四世纪中国民间数学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拾遗书

    一卷。明林塾(生卒不详)撰。林塾,莆田(今福建省莆田县)人,明宏治十五年(1502)进士,官至浙江布政司参议。他考订明惠帝建文年间诸臣前史无记载者54人,编为《拾遗书》,但所载与其前诸书略同,行文简略

  • 周官图说

    六卷。清李锡书撰。锡书字璧斋,山西静乐人,乾隆庚戌(1790)进士,官江西于都县知县。此书书首有李氏自序。卷一至卷六依次为《天官图说》、《地官图说》、《春官图说》、《夏官图说》、《秋官图说》和《六官总

  • 龙沙学录

    六卷。明王在晋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在晋字明初,太仓(今属江苏)人。万历进士。由中书舍人,累迁兵部左侍郎。天启二年(1623),擢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。旋改南京兵部尚书。崇祯元年(1628),历刑、兵两

  • 啖蔗词

    四卷。清吴展成(生卒年未详)撰。吴展成字螟巢,浙江嘉兴人。本集收词首卷八十五阕,次卷五十六阕,三卷五十九阕。末卷别名《秋影山房琴趣》,四十阕,皆集绝妙好词者。次卷〔百字令〕,《中秋寓斋感怀寄楚云》三阕

  • 南江札记

    四卷。清邵晋涵(1743-1796)撰。邵晋涵生平事迹详见《尔雅正义》。邵晋涵曾充四库馆纂修官,史部之书,多由其最后校定,提要亦多出其手。后授翰林院编修,仍纂校《四库全书》。前后任职史馆十余年,对经史

  • 远春楼读经笔存

    二卷。清汪科爵撰。科爵,字荔裳,浙江钱塘人,生卒年不详。官至江西莲花厅同知。这本书主要是以考证为主。现有光绪十二年刊丛睦汪氏遗书本。

  • 养吾斋集

    三十二卷。元刘将孙撰。将孙字尚友。生卒年不详。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。其父刘辰翁的文名擅于宋末,将孙濡染家学,颇习父风。吴澄为作集序,谓其:“浩瀚演迤,自成为尚友之文,如苏询之有苏轼。曾以立序则谓渊源所

  • 中州金石记

    五卷。清毕沅撰。毕沅,详见《关中金石记》条。此书为毕沅任河南巡抚时期所著。书前有洪亮吉序一篇,洪在序中称此书“搜罗靡遗,殆称观止”。但是本书疏漏太多,洪言未免推崇过甚。此书有姚元之校本。

  • 冠谱

    一卷。明代顾孟容撰。顾孟容,钱塘(今浙江杭州市)人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其所著《冠谱》统载历代冠制。如孔子制司寇冠、杏坛冠、燕居冠;颜闵、冉仲制德行冠;曾子制进礼冠;子思制思美冠;孟子制缁布冠等,均不

  • 明末五小史

    即《五藩实录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