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躬耻斋文钞

躬耻斋文钞

二十卷。《后编》六卷。《诗钞》十四卷。清宗稷辰(1792-1867)撰。宗稷辰字迪甫,一字涤甫,号涤楼,浙江会稽(今绍兴)人,道光元年(1821)举人。官至内阁中书,山东运河道,历主湖南、群玉、濂溪、虎溪书院。后主戢山书院。文章言简意赅,诗敦厚,词锋犀利,才华横溢。著有《躬耻斋文钞》、《诗钞》、《四书体味录》等。《躬耻斋文钞》凡二十卷,后编六卷。初刻于咸丰元年(1851)。前有作者《序》、嘉庆二十五年(1820)蔡氏《赠言》。集内辑录其论著、奏议、序述、题跋、赠答、传状、碑志、杂记、箴铭、辞赋、哀祭、地志等文共计六百三十九篇。并附有王拯等人批语。据其《序》称“稷辰始草桐城之文,久之而求其源于汉唐。”故深得桐城古文字之佳许。《后编》,依次为序述类,题、跋类,赠答类,传状类,碑诘志,哀祭类,凡六卷;并附刊;《躬耻斋文诗钞校勘记名》一卷。《诗钞》十四卷,《后编》七卷,皆诗。今观是集,其文意真语至,直通杜公;其诗古体颇似吴渊颖,近体则似范不湖。王拯曾评其《赠刘炯甫序》一文;说“资深则逢源,以程、朱理行韩、欧气,是桐城未竟绪也。”可见其诗文在清末之影响。今有同治九年(1870)重刊本(线装六册)。民国二年(1913),铅印本,所复印本子是古越九曲山房藏版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品茶要录

    一卷。宋黄儒撰。黄儒,字道辅,建安(今福建建瓯县)人。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著有《品茶要录》。是书皆论建茶,分为十篇,一采造过时,二白合盗叶,三入杂,四蒸不熟,五过熟,六焦釜,七压黄,八清膏,九伤焙,十

  • 周易诠义

    十五卷。清汪绂撰。此书卷首为易学源流、周子太极图说、程子易传序上下篇义本义图说等,卷一至十二为经传十二篇,卷十三、十四为易学启蒙。汪氏以为明初程传朱义并行,程传朱义两失,故依吕祖谦所定古本正之,全录本

  • 日涉编

    十二卷。陈堦撰。陈堦,字升也,应城(今属湖北省)人。该书采录与时令相关的故实、诗歌,按时令编次。每月一卷,先叙月令、节候,再以三十日依次叙列,故实居前,诗歌继后。书前有康熙二十七年(1688年)巩昌知

  • 说文字原韵表

    一卷。清胡重(生卒年不详)撰。胡重字鞠圃,秀水(今浙江嘉兴)人。精于小学,尝校《干禄字书》及《惠氏校本说文》。是书用李焘《五音韵谱》始“东”终“甲”之韵,取五百四十部首而编之,无说解,无注释。其自序谓

  • 闽音研究

    七章。陶燠民著。是书介绍了福州话的声、韵、调系统和仿照国语罗马字制定的“闽话罗马字方案”。叙述了声母类化律(即辅音在双音词非首音节连读时的同化音变规律)、连续变调规律,并用表格形式将福州音与古音、国音

  • 济生拔粹方

    十九卷。元杜思敬(生卒年不详)辑。杜思敬,自号宝善老人,铜鞮(今山西省沁县)人。此书辑录了金、元医书十九种。卷一《针经集要》,卷二《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》,卷三《窦太师流注指要赋》、《针经摘英》(又

  • 龙虎山志

    十六卷。清娄近垣撰。娄近垣,龙虎山法官,上清宫四品提点,食三品俸,敕封妙正真人,兼光明殿住持。龙虎山在江西广信府贵溪县西南80里仁福乡。原名云锦山,相传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此炼九天神丹,丹成而见龙虎,故

  • 谈资

    三卷。明秦鸣雷(生卒年不详)撰。秦鸣雷,字子豫,临海(今浙江省临海县)人,明嘉靖二十三年(1544年)进士第一,官至南京吏部尚书。此书采录古事,即不分门类,也不编次时代,不注出典,庞杂参错,莫喻其去取

  • 尚书讲义

    一卷。清黄以周(1828-1899年)撰,其子黄家岱述。黄以周字元同,浙江定海人,官浙江分水县训导,清代经学家。黄以周采集汉、唐至清关于礼制的解说,撰《礼书通故》一百卷,考释中国古代礼制、学制、封国、

  • 顺斋先生闲居丛稿

    二十六卷。元蒲道源(1260-1336)撰。蒲道源,字得之,号顺斋。兴元(今属陕西)人。初为郡学正。皇庆中征为国史院编修官,进国子博士。不求仕宦,平时闲居之日为多,因此其子机裒辑父遗稿,题为此名。内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