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读书敏求记

读书敏求记

四卷,清钱曾撰。钱曾(1629-1701),字遵王,号也是翁,又号贯花道人,述古主人,虞山(今江苏常熟)人,清代著名的藏书家、版本目录学家。其父钱裔肃和族曾祖钱谦益都是藏书家,受他们的影响,钱曾自幼喜欢读书、藏书。年轻时即有志于收藏古籍,无意仕途,顺治十八年(1661)在江南奏销案中,因欠赋被革去生员。他继承了父亲遗留的藏书,得到了钱谦益的绛云楼的焚余之书,为求图书不遗余力,多方收集传抄,藏书日益增多。康熙初年,据家藏图书编成《也是园书目》、《述古堂书目》两种,后来又挑选出书中之精品撰写解题,编成《读书敏求记》。《读书敏求记》为其代表作,凡四卷,按经、史、子、集分四大类:经部分为礼乐、字学、韵书、书法、数书、小学等六类;史部分时令、器用、食经、种艺、豢养、传记、谱牒、科第、地理舆图、别志等十类;子部分杂家、农家、兵家、天文、五行、六壬、太乙、奇门、历法、卜筮、星命、相法、宅经、葬书、医家、针灸、本草、伤寒、摄生、艺术、类家等二十一种;集部分诗集、总集、诗文评、词、佚文等五类,总计著录图书六百三十四种。各书均标注卷帙完阙,作者名氏,或述授受源流,或记考证评论。该书分类大体遵循传统的四部分类方法,但根据需要又有独到之处,如将“五经”合而为一,而“字学”、“韵书”、“小学”分别立目;“儒家”、“道家”、“纵横家”合而为一,而“杂家”、“农家”以下,又缕析诸名。钱曾藏书非常重视宋元刻本及旧抄本,且校书认真,因此该书所收皆珍秘精校本。作为一部解题式书目,该书继承了前人特别是宋人的书目传统,内容侧重于版本的鉴定,提出从版式、行款、字体、刀刻和纸墨的颜色,来判断雕印的年代;从祖本、子本、原版、修版,来衡定版本价值等。《读书敏求记》写成之后,仅有抄本流行。钱曾逝世后,有雍正四年(1726)吴兴赵孟升雕印本,乾隆十年(1745)嘉兴沈尚杰刻本,道光五年(1825)仪征阮福小琅嬛仙馆本及番禺潘仕成刻《海山仙馆丛书》本,1926年长洲章钰刊印校证本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奕世文集

    十六卷。明萧自开编。萧自开,江西万安人。字号生卒均未详。曾由荫生官詹事府主簿。此书辑其先世文集五种。凡《二休居士集》一卷,萧缵撰;《石岩山房集》四卷,萧乾元撰;《小石集》三卷,萧旸撰;《修业堂集》五卷

  •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

    十卷。隋代释智撰。智生平事迹详见《维摩诘所说经文疏》辞条。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》是智于建业瓦宫寺说,大庄严寺法慎记,因书未成而身先卒,继由章安、灌顶删定为十卷。择其要用,便于后学。全书开列十章:第一章

  • 王公处分则例

    四卷。不著编辑人名氏,也无著成年月。根据书的内容,可以断定为道光时所修。其卷一为公式,卷二为选举、考劾、限期、封荫、文移、营私、仓库、俸饷、户口、恤赏承催解支、灾赈、本章,卷三为祀典、仪式、印信、考试

  • 尺牍新语

    二十四卷。清徐士俊(1602-1681)、汪淇同编。徐士俊原名徐翔,字三有,号野君,仁和(今属浙江)人。明末清初戏曲家,善画工诗。明亡后隐居山水,家境贫寒。著有《洛水丝》、《春波影》杂剧、《雁梅说》、

  • 孝经章句

    一卷。撰人佚。清马国翰(详见《孝经雌雄图》)编辑。是书《隋唐志》均不载。今辑本凡三十四条,均辑自《开元占经》。是书大旨言五星及列宿占验事,属纬谶类。是书所引虽只是断锦零纨,足资研究者也不少。如云“东壁

  • 考亭渊源录

    二十四卷。明宋端仪(生卒不详)撰。宋端仪,字孔时,莆田(今福建省莆田县)人,明成化十七年(1481)进士,官至广东提学佥事,著有《立斋闲录》等。《考亭渊源录》仿朱熹《伊洛渊源录》,叙录朱熹及其师承渊源

  • 云溪友议

    三卷。唐范摅撰。生卒年不详。唐僖宗时吴(今江苏吴县)人,客居越地,自号五云溪(即若耶溪)人,故自命其书为《云溪友议》。此书载开元以后轶闻野史,共六十五条,其中尤以诗话居多,保存了不少诗歌史话,大都为孟

  • 一枕奇

    即《鸳鸯针》之一二卷。见《鸳鸯针》。

  • 会心斋墨宝

    二卷。清昭梿(生卒年不详)辑。昭梿,字啸亭,别号汲修主人,清礼烈亲王代善之五世孙,康王杰书之玄孙,恭王永恩之子,封礼亲王,后以事革爵,便专心书画。昭梿之远祖-代善曾有过名马克勒,且汪钝翁曾为之作传,故

  • 政问录

    一卷。明唐枢撰。唐枢,字惟中,归安(今浙江吴兴)人。明大臣。嘉靖进士。官授刑部主事。是书总结为官心得,论述治国方略,均有见地,而于财政收支情况尤为细加采讨,对兵用、国用、粮数、银数都一一开列核算。有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