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说理会编

说理会编

十五卷。明季本(1485-1563)撰。季本字明德,号彭山,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。正德进士,授建宁府推官。历任御史、苏州同知、南京礼部郎中、长沙知府等职,因锄击豪强被罢归。初师王文辕,后师事王守仁。其学贵主宰而恶自然。著有《易学四同》等。他在自序中谓自己亲受王守仁之传,而同门之士传布师说遍天下。恐其说既长,或乖典则,故辑此书,凡疑难之说,皆加以辨明。此书仿《近思录》而作,分为十二类,涉及性理、致知、治道、诸子等方面。他在书中认为,自然及顺理之名,理非警惕不能顺,舍警惕而言顺,则随气而动,故警惕为自然之主宰。坤为自然以承乾为德,故乾为坤之主宰。命为自然,命曰天命,故天为命之主宰。道为自然,道曰率性,故性为道之主宰。和为自然,和曰中节,故中为和之主宰。如果无主宰,则命、道、和皆过其则,便不得谓之顺。所以圣人言学,不贵自然,而贵于慎独,正恐一入自然,则容易流于欲。他反对以镜言心,主张以龙言心。认为心如明镜之说本于释氏,照自外来,无裁制者。而龙则有乾乾不息之诚,理自内长,变化在心。此理发于“居敬”和“行简”。敬则惕然有警,此为乾道。简则自然无为,此为坤道。如果任自然而不以敬为主宰,则志不帅气,而随气自动。他在书中还认为,心是仁义植根之处,而性是仁义生生之理。理根于心,心存则性得所养,而生生之机不息。故养性功夫,难在存心。又认为,慎独,即慎于独知,此便是致知。慎独之功不已,即为力行。独知之外无知,常知之外无行。知为行之始,行为知之终。此书为浙中王门学派的重要著作之一,是研究浙中王门学派学术思想的原始资料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园诗钞

    四卷。《续编》四卷。清张扩庭(生卒年不详)撰。张扩庭字海丞,南皮(今河北南皮)人。嘉庆二十五年(1820)进士。人评其诗河清体洁,有天成之感。五言古诗摹写蜀中山水,七言则豪健。他自喜律诗,绵丽深欸,不

  • 古今韵史

    十二卷。明陈继儒(详见《邵康节外纪》条)撰。此书摭拾诸书隽语,分类编次,共十二卷,其中韵人二卷,韵事二卷,韵语三卷,韵诗二卷,韵词二卷,韵物一卷。皆以古事与明代人事参录,属《世说新语》之支流。其纤佻弥

  • 谐铎

    清沈起凤(1741-?)撰。沈起凤字桐妻,号薲渔、红心词客,江苏吴县(今苏州)人,乾隆三十三年(1768年)二十八岁时中举,后屡试不第,五十岁前后,一度在安徽祁门县做过县学教官。一生穷困潦倒,主要靠卖

  • 陈庶常遗集

    四卷。明陈万言(约1620年前后在世)著。陈万言,字孟谔,后字居一,号鈃山,秀水(今属浙江嘉兴)人,生卒年不详。万历四十七年(1619)进士,授编修,改翰林院庶吉士,未及授官而卒。是集凡四卷,集中有诗

  • 浮云集

    十一卷。清陈之遴撰。陈之遴字彦升,号素庵。海宁(今浙江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明崇祯十年(1637)进士。授编修,迁中允。后其父受牵连革职。入清后,曾任弘文院大学士、户部尚书兼少保、太子太保等。后因结党营私

  • 思兰堂诗集

    五卷。清曾纪元(生卒年不详)撰。曾纪元字竹麟,湖南湘潭人,清末时在世。此集为曾纪元卒后,其子广武取纪元手稿编次,由王闿运勘订梓行。卷首有王闿运《序》,称“纪元幼时下笔成章,其材志不可限量,以为必有大成

  • 贞白遗稿

    十卷。附《显忠录》二卷。明程通撰。程通,字彦亨,斋名贞白。安徽绩溪人。生卒年未详。洪武十八年(1385)贡入太学。二十三年(1390)举应天(今江苏南京)乡试。时方遣诸王将兵,因以封建、策贡士于廷。程

  • 吾吾类稿

    三卷。元吴皋(生卒年不详)撰。吴皋,字舜举。临川(今属江西)人。宋丞相吴潜诸孙。曾官临江路儒学教授。元亡后,遁迹不仕。皋工于韵语,所作大都以朴澹为主,不沿元末纤靡之习。其集散佚已久。顾嗣立《元诗选》未

  • 玩易意见

    二卷。明王恕(1416-1508)撰。恕字宗贯,号介庵,谥端毅,为明代理学家,为学朴实,大抵推之实施而以于心为安者为足。陕西三原人。正统十三年(1458)进士,官至吏部尚书。《明史》有传。王恕于弘治十

  • 读明史札记

    一卷,清潘永季撰。潘永季,(见《读史记札记》条)此书对明代的官制变革,赋役制度,军队统领等进行了详细地论述,对《明史》一书,根据时事的变化而作的某些调整给予肯定。如对于明废左右丞相,分其政于六部,都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