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疑笔记
七卷。清夏味堂撰。味堂字淡人,江苏高邮(今江苏高邮县)人,生卒年不详。此书号称宗毛传,往往有不得毛诗意处。但有些解释颇有所据,可做为一解,供学诗者参考。有嘉庆甲戌(1815)梅花书屋刻本。
七卷。清夏味堂撰。味堂字淡人,江苏高邮(今江苏高邮县)人,生卒年不详。此书号称宗毛传,往往有不得毛诗意处。但有些解释颇有所据,可做为一解,供学诗者参考。有嘉庆甲戌(1815)梅花书屋刻本。
二十二卷。清屈复(1668-1744?)撰。屈复字见心,号悔翁,晚号金粟道人。陕西蒲城人。乾隆元年(1736)以博学鸿词征,不赴。沈德潜称其不屈志节,固是有守之士。能诗。有《楚辞新注》、《玉溪生诗意》
一卷。清丁惠衡编辑。该书记其父丁日昌生平事实。日昌字禹生,广东丰顺人,以禀贡生选授琼州府学训导,官至江苏巡抚。日昌负干济才,尤热心于洋务。在广州初设炮局,在上海督办制造,以巧智与洋人周旋。其在江苏政迹
不分卷。美国人泰西·杜步西(1845-1910)撰。杜步西是美国南长老会教士。1872年来华,先后在杭州、苏州传教。著有《“姑苏”——江苏的省会》(1899)等书。此书是作者宣扬基督教的一部传道之作。
十卷。明周应治(生卒年不详)编。周应治,字君衡,鄞县(今浙江省鄞县)人。明万历八年(1580年)进士,书中杨德周序称其为“观察”,但不知为何省何道。此书专辑隐逸高尚之事,共十卷,分霞想、鸿冥、恬尚、旷
一卷。吴项竣(生卒年不详)撰。近代龙璋辑。考《三国志·吴书·薛综传》载:“华疏:‘大皇帝末年,命太史令丁孚、郎中项竣始撰《吴书》,孚、竣俱非史才,其所撰作,不足纪录。”’由此知项氏曾官吴,为郎中,缺乏
八卷。五代杜光庭(850-933)撰。杜光庭、字圣宾,自号东瀛子,处州缙云(今浙江丽水县东南)人(一作括苍)。性喜读书,好为文章。官至户部侍郎。著述甚多,有《谏书》一百卷等多部。《录异记》《宋志》作十
三卷。元元明善(生平事迹见《清河集》条)撰、明张国祥续修。此书为皇庆三年(1313)明善任翰林学士时奉敕所修。原本体已不可考,仅存延祐元年(1314)程钜夫序及吴全节进表。清修《四库全书》时曾得此书,
三卷。明周洪谟(约1419-1491)撰。洪谟字尧弼,长宁人。正统十年进士,授编修,博闻强记,善文词、熟历代典故,累官至礼部尚书教仕,卒谥文安。除此书外,还著有《箐斋读书录》等。此书是其官祭酒时与诸生
十四卷,清董绍美修,吴邦瑗纂。董绍美,满洲镶白旗人,监生,康熙五十九年(1720)州知事。钦州旧志修于明嘉清间林希元,至康熙间共三修。董绍美莅任,索阅志书,朽蚀不堪读,欲复修志乘,但当时钦州灾荒,疮痍
无卷数。明唐琳订。唐琳天启时新都(今四川新都县)人。其订本正文与其他本相同,圈点及眉批与他本有别。眉批采用刘辰翁八则,茅坤十二则,孙矿十则,凡三家。刘辰翁字会孟,号须溪,宋进士,曾任濂溪书院山长,著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