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语集解训
二十篇。清王闿运(1832-1916)撰。闿运字壬秋,一字壬父,号湘绮,湖南湘潭人。著有《湘潭王氏所著书》。是编首有自序云:“既命学徒,采辑古今所传,以广集解,又下己意,通其所蔽,命曰论语训。”此书凡再易稿,可谓刻意研求,然其谓夫子言或悖,或诞,或亵,或拙,或歧,或复,或固,或近陋,或近戏。此种侮圣乱经,诡诞不伦之论,殊可骇怪,盖其意在自造新义,求胜于往哲。该书有自刻本。
二十篇。清王闿运(1832-1916)撰。闿运字壬秋,一字壬父,号湘绮,湖南湘潭人。著有《湘潭王氏所著书》。是编首有自序云:“既命学徒,采辑古今所传,以广集解,又下己意,通其所蔽,命曰论语训。”此书凡再易稿,可谓刻意研求,然其谓夫子言或悖,或诞,或亵,或拙,或歧,或复,或固,或近陋,或近戏。此种侮圣乱经,诡诞不伦之论,殊可骇怪,盖其意在自造新义,求胜于往哲。该书有自刻本。
一卷。清方苞(1668-1749)撰。方苞字灵皋,号望溪,桐城(今安徽桐城)人。康熙四十五年进士,曾因戴名世《南山集》案牵连入狱,后得赦。官礼部侍郎。桐城派创始人。论文提倡义法,立论大抵本宋朝程朱理学
十卷。元李道谦(详见《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》)编撰。《甘水仙源录》,又称《甘泉仙源录》。世人尊老子者言清净、崇佛陀者言寂灭、尚神仙者言养生术;汉张鲁统领道教,虽尊老子为祖师而又教人以符录祈祷之事,四者各
十卷。元左克明编。克明自称豫章(今江西南昌)人,生平不详,约元顺帝时人。是书录古乐府词,分八类,依次为古歌谣、鼓吹曲、横吹曲、相和曲、清商曲、舞曲、琴曲、杂曲。是书较郭茂倩之《乐府诗集》迟编六年,取舍
六卷。明韩邦奇(1479-1555)撰。韩邦奇字汝节,号苑洛,朝邑(今陕西大荔)人。正德三年(1058)中进士。授吏部考功主事,又转为员外郎。因上疏议论时政,被谪为平阳通判。后又任浙东按察佥事,受宦官
不分卷。清黄鹤撰。鹤字汉皋,湖南新化人。是书搜罗甚博,上自汉唐注疏,下至学海堂经解。此外经史子集,奥义新解,采获略备。其例有四:合经旨者,列于首条,次为存异,又次为存疑,再次为驳正。间出己见,别为按语
七种,六十三卷。清潘世恩(1769——1854)编。潘世恩字槐堂,号芝轩,吴县(今江苏吴县)人。乾隆年间进士。历任工部、户部、吏部尚书,军机大臣,官至体仁阁大学士,加太傅,死后封谥号为文恭。著作有《恩
十四卷。明王兆云(约1601年前后在世)撰。王兆云,字元桢,麻城人。生卒年、生平均不详。著有《词林人物考》十二卷等多部书。《王氏杂记》这部书包括湖海搜奇二卷,挥麈新谈二卷,白醉琐言二卷,说圃识余二卷,
十七卷。清董天工撰。天工字典斋,福建崇安(今福建崇安)人,自称董仲舒之后。董仲舒《春秋繁露》一书,自宋嘉定年间以来,有真德秀等人进行评点,但没有人对文意进行笺注。天工之祖曾想作笺注,但未能成书;天工继
三卷。晋李瀚(见《蒙求集注》)撰。宋徐子光注。陈振孙《书录解题》及《宋史·艺文志》皆作八卷。通行有二本。其一为二卷,为徐子光原注本。此本分为三卷。凡徐子光注中陈振孙所谓兼及他人事者,均被删去。而每句之
二卷。明吴正伦(生卒年不详)撰。吴正伦字子叙,自号春岩子,歙县(今属安徽)人。精于医术。约生活于嘉靖年间。著有《脉证治方》、《虚车录》、《活人心鉴》等书。此书为吴氏本《内经》有关养生学之旨,参附众医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