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论语集解

论语集解

十卷。魏何晏、孙邕、郑冲、曹羲、荀觊等五人共撰。何晏以亲贵总领其事,所以往往省称为何晏著。何晏(?-249)字平叔,南阳宛县(今河南南阳)人,东汉外戚、大将军何进之孙,曹操的假子,娶魏公主。好修饰,耽情色,服五石散,聚浮华客,人称“傅粉何郎”,曹爽时累官至尚书,典选举。司马懿政变,何晏与曹爽等一同被诛。何晏少即颖慧,后与王弼、夏侯玄等同开玄学清谈风气,史称“正始之音”,是贵无派的创始人之一。何晏援老入儒,认为“天地万物,皆以无为本”,“有”恃“无”以生,“事”由“无”以成,把儒家名教与道家无为思想相揉合,提出名教本于自然,主张君主无为而治。现存著作有《论语集解》、《道论》、《无名论》的片断(保存在《列子张湛注》中)。孙邕字宗儒,乐青州人;郑冲字文和,荥阳开封人;曹羲沛国谯人,魏宗室子弟;荀觊字景倩,荀彧之子。《集解》集西汉以来《鲁论》、《古论》、《张侯论》等诸家的《论语》校本及训解,考其得失,博采众长,间抒新意。该书以《老子》、《周易》阐发经义,援道入儒,并把《论语》中偶见的“天道性命”,改造为深不可测的绝对精神本体,由此提出“守一”、“虚心”、“圣人无喜怒哀乐”以及“无为而治”的观点。南朝梁皇侃《论语义疏》、清刘宝楠《论语正义》均以《集解》为依据。何氏《集解》前之各家注本,均已亡佚,何注为现存最早的注本,孔安国、郑玄等人注本仅能借此略见一斑,殊为可贵。清刘宝楠《论语正义叙》以为《论语》郑玄注为善,何氏集解于郑注却多所删佚,“伪孔、王肃之语反借以存”。现存藏本有日本正平间刻本五册,日本旧刻本二册等,通行的有《四部备要》本、《四部丛刊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产宝诸方

    一卷。不著撰人。《四库全书》判为宋人著作,原书已佚,据《永乐大典》中辑出,重行整理编次,仍为一卷。此书论保产之法甚为详备,首为调经养血之方,次为安胎之法,再为胎中诸病证治,然后为催生、产后诸方,最后列

  • 圣学知统录

    二卷。清魏裔介(详见《孝经注义》)撰。记载儒学前后相继系统。上起伏羲、神农、黄帝、尧、舜;中及孔子、颜子、曾子、子思、孟子;下至朱熹、许衡、薛瑄,共26人。每人各为纪传,并引诸儒之说附于各条之下,而衷

  • 忙豁仑·纽察·脱卜察安

    见《元朝秘史》。

  • 台湾野记

    即《台湾外纪》。

  • 童溪易传

    三十卷。宋王宗传撰。宗传字景孟,生卒年不详,宁德(今属福建)人。董真卿以为临安(今属浙江)人,误。朱彝尊《经义考》据书前有宁德林焞《序》,称与王宗传“生同方,学同学,同及辛丑第”语,断王氏为宁德人无疑

  • 诸臣奏议

    一百五十卷。赵汝愚编。赵汝愚(1140一1196),南宋饶州余干(今江西余干西北)人,字子直。宋宗室,乾道(1165-1173年)进士,除秘书省正字,寻以集英殿修撰帅福建,绍熙(1190-1194)初

  • 论语参注

    二十卷。清崔暕撰。崔暕字晦贞,长沙人。是编备载朱子之集注,以相发明,复附以己见,以折衷讹异,其例先列朱注原文,自说则以“参注”二字别之,其中瑕瑜互见。所作参注大都意在救时,一以正人心为主。该书有光绪十

  • 浮西施

    一卷。清徐石麒(详见《买花钱》)撰。本杂剧只一折,写范蠡辅越王勾践灭吴后,沉西施于江之事,而不采范蠡载西施同泛五湖之常说,用事奇谲,一反通说,词律谐畅,激扬高亢。其艺术成就与吴伟业的杂剧不相上下。本书

  • 马融易传

    一卷。东汉马融(生平事迹见《马王易义》条)撰。有清孙堂辑本、马国翰辑本及黄奭辑本等。孙氏辑本名为《马融易传》,作一卷,载于《二十一家易注》中;马国翰辑本名为《周易马氏传》,作三卷,载于《玉函山房辑佚书

  • 朝阳字鉴精粹

    不分卷。日本高田忠周撰。高田忠周,号竹山,东京人,著有《说文字原谱》。高田曾辑《朝阳阁字鉴》三十六卷,刊于日本大正十四年(1925)。后又订正增辑,曰《补正朝阳字鉴》。是编删其篆体类似者,依《康熙字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