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论语正义

论语正义

二十卷。魏何晏等集解(见《论语集解》),宋邢昺疏。邢昺(932-1010)字叔明,北宋经学家。曹州济阴(今山东荷泽)人。太平兴国(976-984)初,九经及第,授大理评事,后官至礼部尚书。昺博通五经,曾受诏与杜镐、舒雅、孙奭等校定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公羊春秋传》、《穀梁春秋传》、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尔雅义疏》。咸平二年(999)擢翰林侍讲学士。昺讲经于传疏敷引之外,多引时事为喻,以俚语说民疾苦,深受世人尊崇,誉为“惇儒”。《论语正义》外撰有《孝经正义》,采元行冲本;《尔雅义疏》以郭璞注为主,与杜镐等共相研讨,为之疏释。三疏均入《十三经注疏》。《论语正义》在《郡斋读书志》、《宋史·艺文志》中均以十卷著录,后人依《论语》篇数析为二十卷。皇侃《论语义疏》多涉清玄,于典章名物略而不详,邢昺等奉诏改定旧疏而为新疏,于名物训诂甚详,于皇疏枝蔓空疏之处也有所增删,周中孚称其“荟萃群言,创通大义,已为程朱开其先路矣”(《郑堂读书记》)。但清刘宝楠之子刘恭冕以为皇疏既失之空疏,邢疏又据皇疏“依文衍义,益无足取”(刘宝楠《论语正义叙》),仍病其芜陋。事实上后出经解往往较前人精致,但前人经解也多有独到之处,且有开路之功,不可随意贬抑。邢疏出后皇疏渐渐式微,终于南宋时湮没不可闻,幸而在乾隆年间复从日本得唐抄本,邢皇二疏得以并行于世。今上海馆、重庆馆有宋刻元明递修本《论语注疏解经》二十卷本(存十一至二十卷),北京馆亦藏有元刻明修本《论语注疏解经》二十卷。另有元刻明修本、明嘉靖李元阳本、万历北监本、崇祯毛氏汲古阁本等《十三经注疏》本传世,均题作《论语注疏解经》二十卷。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帝室图书寮藏有南宋光宗时蜀刻本《论语注疏》十卷,保留了邢疏未经窜乱的原貌,可以补校各本之不足。《藏园群书经眼录》称中华艺社有影印本行世。

二十三卷。清刘宝楠(1791-1855)撰。宝楠字楚桢,江苏宝应人。著有《释谷》四卷、《汉石例》六卷、《宝应图经》六卷、《胜朝殉扬录》三卷、《文安隄工录》六卷、《愈愚录》、《清芬集》十卷、《宝应文征》百余卷。宝楠是国子监典簿刘履恂的儿子,少师从其叔刘台拱,有家学渊源。宝楠与刘文淇等五人相约,各治一经,加以疏证。宝楠得《论语》,于是屏弃他务,专精致思。依焦循作《孟子正义》之法,先作长编,再荟萃而折衷,继而作宰畿辅,簿书繁琐,未成先衰。所缺后其子恭冕续成。咸丰五年(1855年)成书。是书考据义理并重,间采宋儒学说。全书博洽,为后世治《论语》者所必钻研之书。该书有江宁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空同词

    一卷。宋洪瑹撰。洪瑹字叔玙,自号空同词客,生卒年不详,里贯亦待考。是集录词十六首。卷末《清平乐·咏渔父》一阕,据《花庵词选》考,当为连久道词,而误入瑹词中。由是《空同词》实为十五首。其词今存数量不多,

  • 阎古古全集

    六卷。明阎尔梅(1603-1662)撰。阎尔梅,字用卿,号古古,又号白耷山人,蹈东和尚,江苏沛县人。崇祯三年(1630)举人。弘光时,清军南下,曾劝史可法进军山东以图恢复。其后又因参与抗清活动,为清军

  • 稼溪诗草

    二卷。清黄维翰撰。黄维翰(生平见《稼溪文存》条)。诗集共二卷,始于光绪二十一年(1892)至民国九年(1920)年。魏元旷跋云:“读申甫所存诗,皆身世悲忧之作,盖申甫虽好论诗,而非专力欲以诗名者,故其

  • 盐亭县志

    八卷首一卷,清邢锡晋修,胡光琦纂。胡光琦,曾任盐亭县知县。盐亭旧志编纂于乾隆二十八年(1763),主其事者为县令董梦曾。仅二十余年,胡光琦复为此志。盖张松孙守潼时,于志乘别具苦心,郡志既成后,复以次逮

  • 柏斋三书

    三卷。明何瑭(详见《医学管见》条)撰。此书三卷,一为《阴阳管见》,一为《乐律管见》,一为《儒学管见》。大多好为异说,如论阴阳则以周子相生之说为不可信,且极诋《张子正蒙》及《邵子经世》诸书之过失。论乐律

  • 羲之真草十七帖

    一卷。晋王羲之书。明李崧祥刻。李崧祥,生卒年不详。字慕川,贵池(今属安徽)人。曾官浙江按察使。李崧祥非常推崇王羲之的真草,认为王右军的“真草十七帖”,更是“诸书英华”,曾深得张彦远、杜少陵等大书画家、

  • 金文靖集

    十卷。明金幼孜(1368-1431)撰。金幼孜名善,以字行,号退庵,新淦(今属江西)人。建文二年(1400)进士,授户科给事中。永乐初,累迁谕德兼侍讲,帝重其学,北征时,所过山川要害,辄命记之,有旨据

  • 陶朱公养鱼经

    见《养鱼经》。

  • 太极图说遗议

    一卷。清代毛奇龄(1623-1716)撰。毛奇龄见《春秋占筮书》条。此书专为辨析周敦颐《太极图说》的思想渊源而作,认为周敦颐《太极图说》一传自道士陈抟,一传自僧人寿涯。其所传的图原是魏伯阳《参同契》中

  • 通玄真经缵义

    十二卷。宋杜道坚(1237-1318)撰。杜道坚,字处逸,号南谷子,当涂采石(今属安徽)人,十四岁出家为道士,居武康计筹山(在今浙江省)升玄观,受赐辅教大师。元初入觐元世祖,赐玺书,提点道教,被授予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