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观堂集林

观堂集林

二十卷。清王国维(1877-1927)撰。王国维,字静安,一字伯隅,号观堂,又号永观,浙江海宁人。清秀才,近代学者。早年结识清末学部参事罗振玉,就读于东文学社。1901年赴日留学,翌年回国,任南通、苏州等地学堂教习,后去北京任学部图书局协修,从事中国戏曲和词曲研究。辛亥革命后避居日本,继又回国从事考订中国古代史料、古文物、古文字学、音韵学的工作,尤致力于甲骨文、金文、汉晋学教授,北大通讯导师。1922年任清华研究院教授,1927年6月2日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。生平著作六十二种,主要收在《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》中。其《曲录》、《宋元戏曲考》等著述,开创了研究戏曲史的风气,在当时颇有影响。《观堂集林》是作者后期学术论文的汇编,共为艺林八卷(“艺”谓六艺,即六经)。史林十卷、缀林二卷。于古文字、古器物、诗文词话、经史典制等无不涉及,其中有关殷周史地、西北边疆史地的考订资料,尤有价值。书中博引当时发现的新史料,新旧史料辗转相生,极尽考证家之能事,每有新得。其探究方法缜密,贯串而精深,是为释说诸经大意之作中所少见。《观堂集林》最早版本为民国十二年蒋氏密韵楼古宋字本,其后有民国十六年铅印本,1959年中华书局本(全四册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正字元书

    一卷。清姜令谊(其生平著述不详)撰。令谊字搢云,四川云阳人。是编原名《养正字书》,旨在辨证六书正俗笔画,用以匡谬正俗。仿世行《草诀百韵歌》,撰为五言偶语,有如排律,共一百八十四韵,每韵之下,征注同类各

  • 日知录

    三十二卷。清顾炎武撰。顾炎武(1613-1682)初名绛,字宁人,后改名炎武,自称蒋山佣,号亭林,学者称亭林先生。昆山(今江苏昆山县)人。少年时参加“复社”反宦官权贵的斗争。清兵南下后参加抗清斗争。失

  • 古今万姓统谱

    见《万姓统谱》。

  • 连城璧

    见《无声戏》。

  • 艾氏易解

    六卷。清艾庭晰撰。艾庭晰宇雅堂,四川内江人。此书卷首为弁言、例言、总论等杂说。第一、二卷解上经,第三、四卷解下经。末卷解系辞、说卦、文言、序卦、杂卦。艾氏解易,实为串解,即同一词句,则列举文王、周公、

  • 说唐薛家府传

    见《说唐演义后传》。

  • 重修山阳县志

    二十一卷,图一卷。清张兆栋、文彬修,丁晏、何绍基纂。张兆栋,号酉山,山东潍县(今山东潍坊市)人,同治九年(1870)任淮安漕运总督,次年调任广东巡抚。文彬,满洲正白旗人,咸丰二年(1852)进士,同治

  • 焦里堂事略

    一卷。清焦廷琥辑。廷琥字虎玉,江苏江都人,诸生,生卒年及事迹未详。此书记其父焦循(1763-1820)事略。焦循字理堂,一字里堂,嘉庆举人,为清代哲学家、数学家、戏曲理论家。著有《易通释》、《里堂算学

  • 周官集传

    十六卷。元毛应龙撰。毛应龙生平始末不得详知。据张萱《内阁书目》记载,应龙字介石,豫章(今江西南昌)人,大德间当官澧州教授。《周官集传》各家著录均为二十四部,原书久佚,清修《四库全书》,馆臣自《永乐大典

  • 宿州志

    ①二十六卷。崔维岳修,汪文奎等纂。崔维岳,字汝瞻,明万历举人,二十二年(1594)由国子助教来该郡。宿州有志,始自明永乐初年,再修于景泰年间,二修于嘉靖年间,崔维岳来该郡,郡志之不修,又六十余年。于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