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西京杂记

西京杂记

六卷。旧题晋葛洪(见《肘后备急方》)撰。原书二卷,后分为六卷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著录二卷,不题撰人。《旧唐志》作一卷,《新唐志》作二卷,《宋志》作六卷,均题晋葛洪撰。该书末有葛洪跋云:刘歆著有《汉书》一百卷,班固撰《汉书》几乎全取于此,不取者不过二万字左右,今抄出二卷,名曰《西京杂记》,似为葛洪抄辑刘歆《汉书》材料而成,故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兼题刘歆、葛洪姓名。据近代研究者考证,多以葛洪托名刘歆而作。《西京杂记》为历史轶事类小说,“西京”即西汉的都城长安,所记内容多为西汉统治者与文人名士的遗闻轶事,夹杂一些怪诞的传说。如王昭君为画工所欺远嫁匈奴,卓文君作《白头吟》私奔相如,匡衡穿壁引光读书,司马迁发愤作《史记》,董仲舒阴阳学释冰雹雨雪等故事,都较好地反映了西汉全盛时期文人名士的精神风貌。此书还记录了西汉的宫室建筑、宫廷衣饰器物和风俗民情等,如九月九日重阳节佩茱萸、饮菊花酒的习俗,常被后人引为掌故,颇有史料价值。此书对后世颇有影响,唐人李善《文选注》与徐坚《初学记》均大量引用此书。文笔简洁而富于色彩,鲁迅《中国小说史略》称其“意绪秀异,文笔有可观者也。”二卷本有《抱经堂丛书》本、《正觉楼丛刻》本、《龙溪精舍丛书》本。六卷本乃宋人所分,见《直斋书录解题》,有明万历三十年陕西布政使司重刻本、《四部丛刊》影印明嘉靖三十一年孔天胤刻本、《古今逸史》本、《汉魏丛书》本、明郭子章与《三辅黄图》合刻《秦汉图记》本、《增订汉魏丛书》本、《稗海》本、快阁藏书本、《津逮秘书》本、《学津讨源》本、《龙威秘书》本、《艺苑捃华》本、《四库全书》本、中华书局1985年程毅中校点排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元和郡县图志

    四十卷。李吉甫撰。李吉甫(758-814),字弘宪,赵州赞皇(今属河北省)人,唐代名相,又是著名地理学家。世代官宦家庭,27岁为太常博士,“该洽多闻,尤精国朝故实”。德宗贞元八年(792)以后,久任外

  • 四部丛刊

    五百零四种(分三编:初编三百五十种,续编八十一种,三编七十三种)。民国张元济(1867-1959)等辑。张元济字菊生,浙江海盐人。清光绪年间进士,曾任刑部主事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。因参加维新运动,1

  • 箴膏肓评

    一卷。清刘逢禄(详见《尚书今古文集解》)撰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著录东汉何休《春秋左氏膏肓》十卷,又有服虔《膏肓释疴》十卷。郑玄著有《箴膏肓》对何休进行驳难。今服郑之书已佚。郑玄《箴膏肓》尚存二十余条,传

  • 心远堂集

    二十卷。明王永积(约1649年前后在世)撰。王永积,字稚实,一作崇岩,号蠡湖野史,江苏无锡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崇祯七年(1634)进士。官至兵部职方司员外郎。是集凡二十卷。其中文十四卷、诗六卷、末附诗余四

  • 祛疑说

    一卷。宋储泳(生卒年不详)撰。储泳字文卿,号华谷,云间(今江苏松江)人,侨居华亭。储泳生平事迹不详,仅知其工于吟咏,其诗集今已失传,惟诗家鼎脔《至元嘉禾志》中稍载其遗篇一二而已。又曾作《易说》,见于丁

  • 延祐四明志

    二十卷。元马泽修,袁桷撰。袁桷,字伯长,号清容居士。浙江鄞县人。少为丽泽书院山长。大德初,阎复等荐为翰林撰修,累迁至侍讲学士。袁桷博闻强记,熟悉掌故,精于史学,曾参修宋、辽金三史。又奉诏撰修无成宗、武

  • 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编年总案

    四十五卷。清王文诰(1766-?)撰。王文诰工诗善画,曾客粤三十余年,专注苏文忠公集。训注之学,古今为难,注苏诗尤难。盖因东坡生平斟酌经传、贯穿子史,下至小说杂说、佛经道藏,古诗方言,莫不毕究;凡天地

  • 出三藏记集

    十五卷。梁代释僧祐撰。僧祐生平事迹详见《弘明集》条。《出三藏记集》一书,简称《祐录》意在订正经译。全书共分四科:一、撰缘记,二、诠名录,三、总经序,四、述列传。记印度佛教结集及新旧名义异解有一卷,共五

  • 涧于诗集

    四卷。清张佩纶(1848-1903)撰。生平见《涧于文集》条。诗集由其遗孤张志潜校订,民国初年刊行,前有陈宝琛序。张佩纶夙心在经邦济世,但不甚致力于诗。不过,其谪戍边远,多故国飘零之感,而皆以诗鸣。其

  • 四书贯解

    一卷。清孙锡畴撰。孙锡畴,山西阳城(今河南原阳)人,生卒字号不详。著述有《四书广义》、《四书正俗》、《四书贯解》、《学官谱》、《阳武县志》。除是书外,其余均已散佚不全。是书题名贯解,其意当是贯通全部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