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蒿庵闲话

蒿庵闲话

二卷。清张尔岐(详见《周易说略》)撰。是书乃尔岐二十余年札记之文,共二卷二百九十六条。尔歧自序称“予既废举子业,犹时循览经传,每于义理节目外为说家所略者,偶有弋获”,“至听人谭所闻见,亦时有切予怀者,并札记之。”(《丛书集成初编·蒿庵闲话》序),说经解义精确,匡谬去伪,为前人所不及,其论吴澄三礼,考证有据,甚为精赅。顾炎武、汪琬赞誉尔岐称自精三礼,善经义,但也不及尔岐。故时人称此书为《日知录》之亚。《日知录》每记一事,元元本本,务穷始末,是编乃是尔岐读有所得,随文生意之作,熔铸群言,支零破碎,实非不可与《日知录》相比。曾子易箦一条,引《尝见》一书称楚国曾聘曾子为相,亦曾作大夫。《韩诗外传》称曾子仕于莒,得粮食三秉,此时曾子重禄轻身;后齐迎其为相,楚任其为令尹,晋封其为上卿,此时,曾子重身轻禄。又称曾子仕齐为吏,后南游于楚,得尊官。尔岐所引《尝见》一书,当为此事。然韩婴采录杂说,已前后自相矛盾,岂可再引证诂经,实在不妥。最早的版本是清乾隆五十四年(1789)历城周氏竹西书居《货园丛书初编》本,清道光三十年(1850)南海伍氏辑《奥雅堂丛书》本,民国上海商务印书馆《丛书集成初编》本,民国上海进步书局石印《笔记小说大观》本,1983、1984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《笔记小说大观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肥城县志

    ①二卷。清尹任修,尹足法纂。尹任,枣强县人,顺治十八年(1661)进士,康熙八年(1669)任肥城县知县。尹足法,邑人,举人出身,曾任湖广永州府永明县知县。尹任掌肥城县后,至十一年(1672),奉檄修

  • 仪礼蠡测

    十七卷。清韦协梦撰。生卒年不详。协梦字云吉,安徽芜湖(今安徽省东南部)人,乾隆甲午举人,官知县。协梦曾经搜集郑注、贾疏以及朱子、黄干、杨复、敖继公诸家学说,刻成《集解》一书,随后因为征引太繁,省略作《

  • 荑言

    六卷。明余懋孳(约1619年前后在世)撰。余懋孳,字舜仲,江西婺源人。生卒不考万历三十二年(1604年)进士。官至给事中。著有《荑言》。此书为懋孳自编。共六卷,文五卷,诗一卷。题名荑言,盖取荑稗之意。

  • 周礼故书考

    一卷。清程际盛撰。际盛原名炎,字焕若,号东治。江苏长洲县(今属江苏)人,乾隆庚子(1780)进士,官至湖广道御史。此书不但收集郑注明言故书之异文,并收读如读为之字,计《天官》三十余条,《地官》六十余条

  • 律吕新书笺义

    二卷。附《八音考略》一卷。清罗登选(生卒年不详)撰。罗登选衡山(今属湖南)人。是书取用蔡元定《律吕新书》并为之作注释,书中所引推步算术之类,尤为牵强附会。书末附有《八音考》一卷,也无甚创见。是书于《四

  • 海阳县志

    十二卷,清张士琏修。叶适纂。张士琏,山西安邑(今山西夏县)人,进士,知县,雍正三年(1725)任。旧志,于康熙间县令金一凤创修,雍正间县令张士琏续修县志,于雍正八年(1730)成稿,十二年(1734)

  • 普陀山

    二十卷。清秦耀曾撰。秦耀曾,字远亭,江苏江宁(今南京)人。普陀山,元盛熙明曾考之。明侯继高乃为志。清康熙三十七年(1698),普济、法雨两寺,请人纂辑志书。稿成法雨随即付梓。普济又请朱谨、陈歔重加增削

  • 定山堂古文小品

    二卷。《续集》一卷。《杂序》一卷。《龚端公奏议》八卷。附一卷。《浠川政谱》一卷。《露浣园稿》四卷。清龚鼎孳(1615-1673)撰。龚鼎孳,字孝升,号芝麓,安徽合肥人。生平事迹见《定山堂诗集》条。其人

  • 礼疑义

    一卷。南朝梁周舍(生卒年不详)撰,清马国翰辑。周舍,字昇逸,汝南安成(河南汝南县东南七十里)人。官至右骁骑将军知太子詹事,卒赠侍中护军将军,谥简子。事迹见《梁书·周舍传》及《南史·周朗传》。案两传称武

  • 周易指

    三十八卷。清端木国瑚(1773-1837)撰。端木国瑚字子彝,又字井伯,号鹤田,晚号太鹤山人。浙江青田人。早年因词章深受阮元所器重。中嘉庆三年(1798)举人,道光中受人推荐相吉地,叙劳授内阁中书。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