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莫如楼诗选合刻

莫如楼诗选合刻

六卷。清蒋湘培(约1809前后在世)等撰。蒋湘培,字笃因,湖南湘乡人。乾隆五十九年(1794)举人。此书为蒋湘培与其弟湘墉、湘城、湘垣合撰。湘墉,字之翰,号崇如,乾隆五十七年(1792)解元。湘城,字于蕃,嘉庆三年(1798)举人。湘垣,字师大,嘉庆十年(1805)进士。湘培兄弟四人自相师友,俱以文名,时称四蒋。“莫如楼”者,取《诗经》“凡今之人,莫如兄弟”二语以名其楼,是其兄弟读书咏歌之所在。此书第一、二两卷为湘培之诗。第三卷为湘墉之诗。第四卷为湘城之诗。第五、六两卷为湘垣之诗。四蒋卒后,湘培子平甫以湘培遗命奉其父及诸叔父遗稿请新化欧阳绍洛编定。六卷《岳麓山亭》题下绍洛注语云:“此诗本二首,因首章漫漶讹错,不可辨识,故正之。”又孝洽《夜谈追录》载绍洛复平甫札云:“仆所删改尊翁及令四叔诗,或因未妥惬,或因有忌犯语,故细细检点之,免为他日文字之祸,切不可听旁言更有增入也。令四叔生平学杜,多有套用杜诗腔调处,俱概为易之。或者不察,以为此用杜腔也。不知学杜可,套杜腔调则不可,此非浅学所知,故详为阁下言之,勿听外人言,以仆为不知杜诗腔调也。”由此看来,湘培、湘垣二人之诗皆曾经绍洛删剟改窜。据绍洛《序》言,仲氏、叔氏不甚为诗,知致力有深浅之不同,故篇章之多寡工拙有异。惟湘培、湘垣年俱不永,致业未大成,颇为可惜。此本为湘墉孙益澧重刻。益澧当时巡抚广东,故卷首绍洛《序》外,又有益澧《序》。有同治六年(1867)蒋益澧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辽州志

    ①八卷。清杨天锡修,侯维泰纂。杨天锡字荣九,辽宁辽阳人,荫生,康熙十二年(1673)任辽州知州。在任期,为政廉明,恤孤寡,新学宫,颇为士民敬戴。侯维泰,邑人,顺治五年(1648)贡生,官宁国府通判。考

  • 书经直指

    见《尚书直指》。

  • 玉坡奏议

    五卷。明张原撰。张原,字士元,三原(治今陕西省三原县龙桥镇)人。正德进士,授吏科给事中,因上疏论事被谪为贵州新添驿丞。嘉靖元年(1522)召复故官。他对当时的权贵大臣直言不讳,言人所不言,这些奏疏皆收

  • 菌谱

    一卷。宋陈仁玉撰。陈仁玉,字碧栖,台州仙居(今浙江仙居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仁玉进士及第,开庆年间曾任礼部郎中,浙东提刑,入直敷文阁。其著作有《菌谱》。是书前有淳祐乙巳(1245)秋九月自序一篇。正文备

  • 类证活人书

    二十二卷。宋朱肱(生卒年不详)撰。朱肱,字翼中(一作亦中),自号无求子,乌程(今浙江吴兴)人。宋哲宗元祐三年(1088)进士,初官奉议郎,故后人多称朱奉议。朱肱精研《伤寒论》数十年,于大观元年(110

  • 西夏纪事本末

    三十六卷。清张鉴(1768-1850)撰。张鉴,字春冶,号荀鹤、贞疾居士,别名秋水。浙江归安(今浙江吴兴)人,一说乌程(今浙江湖州)人。早年讲学阮元之诂经精舍,谋划海防,倡导海运,赈济灾区。工诗擅文,

  • 词品

    ① 一卷。清郭麟(生卒年未详)撰。本编探索词之体貌,分十二品:幽秀、高超、雄放、委曲、清脆、神韵、感慨、奇丽、含蓄、逋峭、秾艳、名隽,各系以韵语十二句,全仿司空图《诗品》之体例。论文名品,始于钟嵘,原

  • 五经小学述

    二卷。清庄述祖(1750-1816)撰。述祖字葆琛,江苏武进(今武进县)人,经学家,庄存与弟之子。乾隆庚子进士,官山东滩县知县,在任明畅吏治,后乞归,著书、侍养父母。述祖传存与之学,研求精密,对于世儒

  • 闽学源流

    十六卷。明杨应诏(生卒不详)撰。杨应诏,建安(今福建省建瓯县)人,明嘉靖十年(1531)举人,生平仕履不详。《闽学源流》载“闽学”诸儒事迹,从宋熙宁之杨时到明成化蔡清,共195人。杨时,宋将乐人,学于

  • 尚书异字同声考

    一卷。清丁显纂。丁显字韵渔,山阳(今江苏淮安)人,晚清学者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是书首有自序,又有后序。本书以段懋堂(玉裁)的《古文尚书撰异》为主,参以顾亭林(炎武)、江慎修(永)、戴东原(震)以及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