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莒州志

莒州志

①二卷。清张文范修,段章纂。张文范字斗衡,辽东宁远人,荫生出身,康熙九年(1670)任莒州知州。段章,郡人。莒州志创修于明成化年间,经兵燹,卷帙漫灭,不可复稽,再修于万历年间邑人刘朴,经明末兵燹,已不可考,三修于顺治五年知州李柄等人,以明旧志,久而失传,因广搜残编,并集邑中三四经生,重为增修,汇集残帙,十分简略。张文范莅任后,不久奉上命复为纂修州志。就集郡中绅儒,依李柄旧志为蓝本,参考《莒志野述》,删其繁滥,补其缺略,遂成新志。《莒州志》康熙十一年(1672)刻本。全书二卷,上卷为:图考:总图、治图,天文:星野,地理:疆域、山川、景致、古迹,封建:沿革、历代、分封,田赋:里社、户口、田土、税粮、物产,建置:城池、公署、儒学、铺舍、闾里、千户所、寺观、陵墓,礼制:祀典、吉凶礼、风俗,下卷为:官师:官职,人物:选举、武举、名贤、忠臣、孝行、义士、善人、勇士,方外:方伎、仙释、侨寓,列女、皇后、王后、圣淑、烈节、烈女,征应:祯瑞、灾变,杂见:纰行,文苑:历代搜集、艺文。此志在每志之前,冠以小序,简而未精。然在人物志中设有义士、勇士目,实为标新立异。②十五卷。清李方膺、彭甲声等修,陈有蓄纂。李方膺详见雍见《乐安县志》条目。彭甲声字春塘,河南夏邑人,监生出身,乾隆七年(1742)任莒州知州。陈有蓄,郡人,拔贡出身。李方膺任莒州知州时,见莒志自康熙十一年(1672)重修后,又六十余年未加续修,乃与公余,亲自搜集、整理资料,历时三年而志稿成。稿未及付梓,李方膺离莒。彭甲声莅任后,将志稿付梓,遂成此志。《莒州志》清雍正十一年(1733)修,乾隆七年(1742)刻本。此志分门设类,基本承袭张文范志,略有改易。内容数量较旧志增加甚多,然无甚特色。③十六卷,首一卷。清许绍锦纂修。许绍锦字莅亭,江苏武进人,贡生出身,乾隆五十六年(1791)任莒州知州。莒州,春秋古国,秦汉名邦,其文献不可或缺,州志自乾隆七年知州彭甲声纂修后,距当时又五十余年未续修了。许绍锦莅任后,取其草目,参以旧志,发凡起例,开局重修,旋成新志。《莒州志》嘉庆元年(1796)刻本。此志体例、内容较旧志完善,删其冗杂,补其缺遗。如旧志将诗章、方外皆为大纲立之,此志则一一删去。又删其农桑条,增入盐法,因莒州以产盐名区,非农桑之地,故作其损益,不愧为卓识。其记述简洁、谨严,为州志佳作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垂光集

    二卷。周玺撰。周玺,字天章,号荆山,明代合肥(今安徽合肥)人。弘治丙辰(1496)进士,官至礼科都给事中,为刘瑾所构,斃于廷杖,刘瑾败后,礼科给事中孙祯疏讼其枉,诏复官,荫其一孙。《垂光集》上卷载疏十

  • 九星穴法

    四卷。旧本题宋廖瑀(生卒年不详)撰。廖瑀,字伯禹,十五岁时就已通五经,所以乡人称其为廖五经。传说他精通堪舆术,因得金山善地,所以自称金精山人,并撰有《九星穴法》一书。《九星穴法》,专以九星辨穴体而相地

  • 四书说丛

    十七卷。明沈守正撰。沈守正详《诗经说通》条。此书汇集诸家之说,列于每章之后,亦时时发挥己说。所采之书多达二百二十六种,其中包括不少佛、道典籍。该书不囿于一家之言,遍采群说,征引每每得当。然去取不精,伤

  • 抚皖治略

    一卷。《抚楚治略》一卷。《谷城水运纪略》一卷。清杨素蕴(?-1689)撰。杨素蕴生平,详见《见山楼诗文集》(辞目)《抚皖治略》为杨素蕴任安徽巡抚时的条教、奏疏;《抚楚治略》一卷,为其官湖广巡抚时的教条

  • 古诗十九首说

    一卷。清朱筠(1729-1836)口授,徐昆笔述。朱筠,字竹君,又字美叔,号笥河。大兴(今北京市大兴县)人。乾隆十九年(1754)进士,曾官安徽、福建学政。著有《笥河集》,总纂《日下旧闻考》等。朱筠在

  • 读尚书略记

    无卷数。明朱朝瑛(详见《读易略记》)撰。《读尚书略记》力辨攻古文《尚书》者之非,殊失深考。其注语亦不过敷衍文句大意,无甚创见。有《七经略记》本,标注此书三卷,藏于北京图书馆。而有清方德骥题款的,则收藏

  • 今文尚书说

    三卷。清陆奎勋(详见《陆堂易学》)撰。《今文尚书说》一书只解说伏生所传今文《尚书》二十八篇,而置古文《尚书》于不顾。与元代吴澄《书纂言》体例相同。其书大旨在于订正蔡沈集传之阙失,多于字句之间加以推求,

  • 书义丛钞

    残卷。清焦循撰。焦循之子焦廷琥曾撰焦循事略,称焦循得到了王鸣盛《尚书后案》、江声《尚书集注音疏》两部书,并摘两书的异同作一笔记,名曰《王江尚书》。后来焦循又得到了周用锡的《尚书证义》,同时还采用了当世

  • 浣水续谈

    一卷。明朱孟震(详见《河上楮谈》条)撰。此书是万历十三年(1585)朱孟震官四川按察使时所作,所以以浣水为名。浣水,即浣花溪。此书杂撮而成,往往不著时代,也不著出典。如并州士族好为可笑诗赋一条,本是《

  • 礼记释注

    四卷。清丁晏(1794-1875)撰。丁晏,字俭卿,又字柘堂、柘康,号石亭居士,江苏山阳(今淮安)人。清代著名经学大师。道光元年(1821)恩科举人。丁晏为人清廉,富有公心,曾为救灾疏浚河道,修建公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