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苏平仲集

苏平仲集

十六卷。明苏伯衡(约1338-?)撰。苏伯衡,字平仲,浙江金华人。伯衡博学勤奋,元末时负誉于乡,明初,用为国子学录,后迁学正,著《苏平仲集》。是集凡十六卷,初刻于洪武年间,由林方直编辑。卷首有刘基洪武四年(1371)序、宋濂洪武十三年(1380)序。收文十五卷、诗一卷。其文颇受宋濂等人推重,宋濂在《送平仲还乡序》称:“平仲辞章,体裁严比,姿态横逸,如春阳被物,或根或芗,或卉或条,或大或小,或圆或扁,各随其物而畅之,无有同者。”显然是过誉之辞。郑瑗《井观琐言》则称“其用意太苦、遣辞太繁缛,不可为法,”道出了苏伯衡为文的弊病所在。其诗作较少,且无佳作。集末有洪武八年(1375)胡翰跋语,称苏伯衡选为太学官,“居太学六年。”考《明史》称苏伯衡在丙午(元至正二十六年,即1366年)为国子学录,苏伯衡所著《国子学同官记》称以丁未(元至正二十七年,即1367年)升学正,其诗文又有庚戌(明洪武三年,即1370年)七月十日奉命编《摩国史口号》,则苏伯衡由学正擢编修,实在洪武三年(1370)上距丙午仅五年,是胡翰误将时间多记一年。是集为正统七年(1442)处州(今浙江丽水等地)推官黎谅所重刻,收入《四库全书》。还存有《金华丛书》(同治光绪本、民国补刊本)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金管集

    一卷。清顾成天(约1722年前后在世)撰。顾成天字良哉,号小崖,上海(一作娄县)人。顾成天有《离骚解》(已著录)。成天所作诗二千余首,尝以质于蔡嵩。蔡嵩为摘其中有关世教者八十三首,抄为此集。该书《四库

  • 棣香斋丛书

    五十六种,五十九卷。清邵廷烈编。邵廷烈字子显,又字伯扬,江苏太仓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丛书又名《娄东杂著》。所收为其乡贤已佚著作,或虽有刊本但流传不广著作及其自著数种。内容博杂,理学、考证经史,以及诗文论著

  • 春秋释

    四卷。清黄式三(详见《易释》)撰。该书分为释《春秋》经传同异、释救执、释人、释名、释族、释盗、释以、释杀、释归入、释王不称天、释大夫会盟诸侯例、释兄弟、释聘、释天、释偏两卒伍等篇,对杜预《春秋释例》及

  • 春秋三传折中

    一卷。清廖平(详见《四益易说》)撰。作者认为向来言《春秋》三传的学者往往喜言其异而不言其同,于是调合三传,进行折衰。该书持论多主观臆说,往往依违《左传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穀梁传》之间,强作调人,见解新奇

  • 学言诗稿

    六卷。元吴当(1299-1363)撰。当字伯尚。吴澄之孙。崇仁(今属江西)人。以荫授万亿四库照磨,荐为国子助教。预修宋、辽、金三史。迁翰林直学士,累官至江西行省参知政事。陈友谅陷江西,被拘于江州,终不

  • 石鼓文定本

    二卷。清刘凝撰。参见《韵原表》。是书上卷为石鼓音训释文,下卷为附录,古今人辨说及诗歌石鼓刻文。以杨慎的伪本《石鼓文音释》为主,根本先谬,又加以意为增减,弥起纠纷,如第四鼓“写”上的“吾”字,第五鼓“需

  • 冯舍人遗诗

    六卷。清冯廷櫆(1649-1700)撰。冯廷櫆,字大木,山东德州人。幼即有神童之称,读书一览则不忘。康熙二十一年(1682)进士,授内阁中书,性孤僻,不入贵人之门,闲暇以书史为乐。康熙二十六年(168

  • 安庆府潜山县志

    十二卷。清周克友纂修。即康熙《潜山县志》。

  • 三迁志

    ①五卷。明吕元善(生卒不详)撰。吕元善,明末人,详见《圣门志》。《三迁志》记载有关孟子事迹,取“孟母三迁”典故得名,该书是依史鹗、胡继先旧本而加补订,未脱稿,吕元善遇难,由其子吕兆祥、孙吕逢时续成。《

  • 尚书周诰考辨

    二卷。清章谦存撰。章谦存字犀台,安徽铜陵人,清代中期学者。生卒年不详。章谦存于嘉庆初年举孝廉方正。主要著作有《郑风考辨》、《春秋比辨》等。本书是为《召诰》、《洛诰》而作。自宋代以来,人们对于《召诰》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