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老子说略

老子说略

清张尔岐(详见《仪礼郑注句读》)撰。古来学者对《老子》评品褒贬各随己意,或尊之以为“真经”,或黜之以为邪说。为其作注者,或穿凿附会,或别生枝节,皆失老子明道德之本意。使《老子》一书,如同清水渍蔗而甜,加醋而酸,更使后人心中的老子非东周之老子。张尔岐在《老子说略序》中,表示对此非常厌恶。但他认为诸家之注也不无可取之处,所以他在作注时“录而存之”,对自己所撰题为《说略》。《老子说略》一书,分《老子》为上下二篇而不分章。注文中偶引苏辙、朱熹、焦竑等家言,但主要以己见解说经文。不作纵横权谲之谈,不涉金丹黄白之术。要旨在于使读者涵泳本文,自求其理。注文明白简当,不失质朴,为后世研究《老子》又树一帜,现存清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村草堂集

    四十四卷。清邓显鹤(1777-1851)撰。邓显鹤,字子立,号湘皋,湖南新化人。嘉庆举人。官宁乡训导。博览群书。专意表彰先哲,世人称为楚南文献者达三十年。曾搜刻《蔡忠烈遗集》、《王船山遗书》,编校《欧

  • 艳雪斋书品

    二卷。不著撰人姓氏。此书与所作诗评、词曲评合为一起,大概是未完成之稿。书中大都抄撮旧文,并无发明之处。此书《四库全书总目》收入存目。

  • 方舆胜览

    七十卷。祝穆撰。祝穆,字和甫,南宋建阳(今属福建省)人。据《建宁府志》,祝穆少时名丙,与弟癸同受业于朱熹,后授迪功郎,为兴化军涵江书院山长。该书前有嘉熙己亥吕午序,嘉熙己亥为南宋理宗嘉熙三年(1239

  • 龙盘山纪要

    四卷。清方秉孝撰。方秉孝,字行先,号农髯,云南晋宁人。盘龙山位云南府晋宁州东面五里,山多松树,形如盘龙,以此得名,又名万松山。是山元代名僧莲峰禅师道场。《徐霞客游记》载:莲峰,名崇照,元至正年间八月十

  • 滁阳志

    十四卷。明戴瑞卿等纂。戴瑞卿,字孝隆,赤城人,万历三十八年(1610)来任滁州知州。滁邑旧为永阳,而州志的纂辑,则始于宋淳熙中法曹恭维所著《永阳郡志》,其书世无刻本。及至明永乐四年(1406),州守东

  • 草庐经略

    十二卷。明无名氏撰。此书原为曾冕士家抄本,不著撰人。清道光间伍崇曜氏据书中有“国初两淮郡县多为张士诚所据,高皇帝欲取之”云云,遂定撰者“殆胜国人矣”(《草庐经略·跋》)。考定其明人作,诚为有据。书名曰

  • 娱园丛刻

    十一种,十三卷。清许增(1824-1903)编。许增字益斋,号遇孙,浙江仁和(今杭州)人。曾刻有《榆园丛刻》二十八种。《娱园丛刻》所收均为清代书画、碑版、文房用具等有关艺术鉴赏的著作,共十一种:孙承泽

  • 易经儿说

    四卷。明苏浚(详见《周易冥冥篇》条)撰。该书墨守朱子《本义》,不逾分寸。内容有“讲”,诠释文句;有“意”,推阐大旨;有“总论”,概括一卦之纲领;又有“旁法”,用一二语标题,然后解释。该书专为科举之学而

  • 常评诗集

    一卷。明常伦(1493-1526)撰。常伦,字明卿,号楼居子。明代散曲家、诗人。沁水(今属山西)人。正德六年(1511)进士,除大理寺评事。多力善骑射,时驰马出郊,与侯家子弟侠少年较射。用考调判寿州,

  • 玉山词

    不分卷。清陆次云撰。陆次云字云士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生卒年不详。康熙十八年(1679)举博学鸿词科,不遇而还,后为江阴知县,颇有政绩。著有《八纮绎史》、《纪余》、《玉山词》等。本书共收小令五十九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