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续方言

续方言

① 二卷。清杭世骏撰。杭世骏(1696-1773)字大宗,别字堇甫,浙江仁和(今浙江余杭县)人。乾隆元年(1736年)召试博学鸿词,授翰林院编修。后罢归,杜门著书。自号秦亭老民。晚年主讲粤秀、安定等书院。学识淹博,于小学、史学成就尤著。所著尚有《石经考异》、《史记考异》、《汉书疏补》等多种。《续方言》搜辑《十三经注疏》及《说文》、《释名》诸书中方言语词,以补《方言》之遗,计五百二十二条。其类次一依《尔雅》,唯不明标名目耳。搜罗古义,颇有裨于训诂也。“惟是所引之书,往往耳目之前显然遗漏,如《玉篇》引《仓颉篇》云:‘楚人呼灶曰寤。’……凡此诸条皆六朝以前方言,正可以续扬雄之著,而俱佚之,岂举远者反略近欤?又书中引《说文》:‘秦晋听而不闻,闻而不达谓之’、引《史记集解》:‘齐人谓之颡,汝南淮泗之间曰颜’诸条,本为扬雄《方言》所有,而复载之,亦为失检。然大致引据典核,在近时小学家犹最有根柢者也”(《四库提要》)。清周中孚《郑堂读书记补逸》卷七谓此书暗依《尔雅》之文为次,惟末十一条无次序,当是后所附入者也。“卷首有齐息园(召南)、胡稚威(天游)二序,《艺海珠尘》所收者,失载此二序。”按二序皆未载成书年月,胡朴安谓书当成于乾隆八年(1743年)以前。《续方言》有《杭氏七种》本、《艺海珠尘》本、《昭代丛书》本、成都存古书局本,光绪二十二年(1896年)钱塘汪大钧所刊《道古堂外集》本善,书后附载章炳麟识语。② 二卷,清戴震撰。是书为刘复于北京书肆中购得戴氏手稿,民国二十一年(1932年)由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者。罗常培考为乾隆二十年(1755年)后,三十八年(1773年)前戴氏所作。罗氏序云:“然其经始虽后于大宗,而实闭户暗合,未尝相袭。盖大宗汇辑群书,依《尔雅》类次,但不明标其目。而东原所辑,俱以原书为序,未经排比。又大宗所引用之书,于《十三经注疏》、《逸周书》、《战国策》、《说文》、《释名》、《经典释文》、《玉篇》、《集韵》而外,尚有《博物志》、《水经注》、王逸《楚辞》注、高诱《淮南子》注、韦昭《国语》注、陆玑《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》、郭象《庄子注》、裴骃《史记集解》、司马贞《史记索隐》、张守节《史记正义》、颜师古《汉书注》、李贤《后汉书注》、李善《文选注》、颜师古《急就章注》、王应麟《急就章补注》等十余种。较东原所引,惟缺《荀子》杨倞注一种,余则博赡过之。”又云:“且即两家同引《公羊传注》、《说文》、《释名》三书互校之,则杭有戴无者凡十三条,戴有杭无者凡二十二条,互有详略,不相雷同。至大宗于《说文》泛称‘俗语’‘或曰’及方域不明者,皆削而不书;东原于《释名》舌腹、舌头、横口、口之喻,亦不入录,斯盖义例之殊,非关各人之疏密矣。窃谓东原于致力《方言》之余,初亦有意补苴扬书,惟涉笔摭录,未遑理董,及见大宗所续,引据类次,均出己右,遂止于二卷。不再裒集,而以其关扬雄本书者,采入《方言疏证》。……自《方言疏证》成,此稿遂废。”是书有1932年前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本。1936年收入《安徽丛书》第六期《戴东原先生全集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楚范

    六卷。明张之象(1496-1577)撰。张之象字元超,号同鹿,吴县(今属江苏)人。嘉靖中,官浙江按察司知事。有《太史史例》、《楚骚绮语》、《彤管新编》、《唐雅》、《唐诗类苑》、《古诗类苑》等书。本书共

  • 二十九子品汇释评

    二十卷。旧题翰林三状元会选。翰林三状元即焦竑、翁正春、朱之蕃。翁正春(?-1622),字兆震,侯官(今福建省福州市)人。万历中为龙溪教谕。二十年擢进士第一,授修撰,累迁少詹事、礼部尚书等职。翁正春耿直

  • 六书转注录

    十卷。清洪亮吉(1746-1809)撰。亮吉初名礼,又名连,字君直,又字稚存,号北江,江苏阳湖(今武进)人。乾隆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。通经史,精小学,著作甚丰,举其要者有《春秋左传诂》、《公羊·穀梁古义

  • 空同词

    一卷。宋洪瑹撰。洪瑹字叔玙,自号空同词客,生卒年不详,里贯亦待考。是集录词十六首。卷末《清平乐·咏渔父》一阕,据《花庵词选》考,当为连久道词,而误入瑹词中。由是《空同词》实为十五首。其词今存数量不多,

  • 增修登州府志

    六十九卷,首一卷。清方汝翼、贾瑚修,周悦让、慕荣干纂。方汝翼,登州府兵备。贾瑚字翠岩,山西夏县人,进士出身,光绪四年(1878)任登州知府。周悦让,郡人,官至员外郎。慕荣干,进士出身,翰林院编修。贾瑚

  • 近思续录

    四卷。清代刘源渌(1619-1700)撰。刘源渌字昆石,号直斋,安邱(今属山东)人,倡导程朱理学。此书根据朱熹《近思录》中类目,摘录朱熹著述《或问》、《语类》、《朱子文集》中有关内容分别编入而成,所以

  • 汉川图记征实

    六卷,清田宗汉纂修。田宗汉,字云槎,本县人。弱冠时,值粤捻军起义,迁家湖畔,挟书自随,凡经世有用之文,无不悉心研究,慨然放弃赴科举,幕游各军,遍历数省。所至多留心利病,足迹所至,即以所制审度表测量距离

  • 读史纠谬

    十五卷,清牛运震撰。牛运震字阶平,号真谷,又号空山,滋阳(今属山东兖州县)人。雍正年间进士,官至平番知县。固原兵复时,牛运震入城中,号令众人缚首乱之人,兵变得以平息。上官因此忌恨他的才识,劾免其官职。

  • 春秋释

    四卷。清黄式三(详见《易释》)撰。该书分为释《春秋》经传同异、释救执、释人、释名、释族、释盗、释以、释杀、释归入、释王不称天、释大夫会盟诸侯例、释兄弟、释聘、释天、释偏两卒伍等篇,对杜预《春秋释例》及

  • 画说

    ① 一卷。明莫士龙撰。莫士龙字云卿,后更字廷韩。华亭(今上海松江县西)人。万历年间以贡入国学。书中论画以李成为北宗,以王维为南宗。又认为有轮廓无皴法谓之无笔,有皴法无轻重、向背、明晦谓之无墨。此论颇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