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续文献通考

续文献通考

二百五十四卷。明王圻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圻字元翰,上海人。嘉靖四十四年进士,历官陕西布政参议。以著书为事。著有《三才图会》、《稗史类编》、《东吴水利考》。本书为续马端临之《文献通考》,而稍加变更其门目,编辑而成。其意为在《通考》之外,兼擅《通志》之长。分田赋、钱币、户口、职役、征权、市籴、土贡、国用、选举、学校(附书院)、节义、职官、郊社、宗庙、王礼、谥法、乐、兵、刑、经籍、六书、帝系、封建、道统、氏族、象纬、物异、舆地、四裔、方外三十考。比《文献通考》增加六目。取材多据史乘、文集、官牒、奏疏。较《文献通考》有所补充。南宋末期,金元以来,尤其明氏更详,所收的资料,有相当高的史学价值。后清乾隆帝敕编《续通考》,大多史料皆源于此书。但本书的编次较为繁杂,许多史料也欠考证,差误较多。如忠孝节烈的妇女,史书统以列女,本书则别立忠妇、孝妇、节妇、烈妇诸门。对笃行畸节,都统以孝义,而本书则别立顺孙、义夫、义女、义徒、义母、义妾、义仆诸门。又如贵州盐引课,宜列于盐铁门。打青草喂养马匹事例,宜列于兵考,而误入四赋考内等。此书虽为续《文献通考》,但二书体例迥异,因此《文献通考》列入故事,而《续文献通考》则列入类书。清毛奇龄有《续文献通考补》四十八卷,为本书补充之作。有万历三十一年刻本。今藏北京大学图书馆。案清乾隆年间修《四库全书》时,认为其中有违碍清统治的记载,列为禁书,不准流传。乾隆帝又敕张廷玉等为总裁,齐召南等为纂修,重新编修了《续文献通考》二百五十卷。乾隆三十二年成书。又命清朝自为一编。嵇璜、刘墉等为总裁,经纪昀校订,乾隆四十九年成书。其书的分目基本同于《文献通考》,于郊社、宗庙二考中析出群祀、群庙两考,计二十六考。于诸考事迹,均先引正史,参以说部杂编,并广采议论,辅以史评,并附以案语考论。有清武英殿本,光绪间浙江书局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仪礼管见

    三卷。清褚寅亮(1715-1790)撰。寅亮字搢升,号鹤侣,长洲(今江苏长洲)人,乾隆十六年(1751)赐举人,官至刑部员外郎。书首有王鸣盛序大抵称,治《仪礼》之人极少,盛传于世者只有敖继公之书。而敖

  • 卜子年谱

    一卷。清陈玉树(详见《毛诗异文笺》)撰。谱主卜商,字子夏,春秋战国之际卫国人,为孔子弟子。陈氏考卜商生于周敬王十三年(前507年),故谱从此年叙起,止于周安王二年(前400年),然未定其卒年。谱中于卜

  • 童山诗音说

    四卷。清李调元(生卒年不详)撰。调元字羹堂,一字赞庵,号鹤州,又号雨村、墨庄、醒园,晚年号童山蠢翁,四川绵州(今四川绵阳、罗江一带)人。少而好学,于经史百家及稗官野乘,无不观览,且好著书,群经、小学,

  • 新校郑志

    三卷,附录一卷。钱东垣(生卒年待考)、钱绎(生卒年待考)、钱侗(1778-1815)校。东垣字既勤,一字亦轩,江苏嘉定(今属上海)人,清代经学家。嘉庆三年(1799)举人,官浙江松阳县知县,后为上虞知

  • 丹阳县志

    三十六卷,首一卷。清刘诰、凌焯等修,徐锡麟、姜璘纂。刘诰(?-1878),字朴卿,河南罗山人。进士,光绪二年(1876)任丹阳知县。徐锡麟,字天石,邑人。道光岁贡生,同治元年(1862)举贤良方正,孤

  • 往日生论注

    二卷。元魏释昙鸾(476-542)撰。昙鸾,生于今山西省大同市的雁门,因家近五台山,自小听说了有关文殊菩萨灵异的传说,使幼小心灵对佛教神奇打下深刻烙印。十余岁时,即登山访寻,各见遗迹,依佛教出家。由于

  • 日知录集释

    三十二卷,刊误二卷,续刊误二卷。清黄汝成(1799-1837)撰。黄汝成字庸玉,江苏嘉定(今上海市)人。道光间诸生。选泗州训导,他一生最大的功劳是为顾炎武《日知录》作集释,他博采众家之说,抉择精义,详

  • 杜工部诗评

    十八卷。清屈复(1668-1744)撰。屈复生平事迹见《玉溪生诗意》条。屈复于杜诗,用功至深,故能指摘其疵类。有明王世贞、王慎中,清王士祯、宋荦、邵长蘅五家评本,早已刊行。此则仅此传抄秘迹,于五家外,

  • 在亭丛稿

    二十卷。清李果(1679-1751)撰。李果,字硕夫,一作实夫,号在亭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李果家贫,刻苦力学,工文,尤擅长传纪文,文笔雅洁而整饬。著有《在亭丛稿》。是集凡二十卷,其中各体文十二卷,

  • 易古文

    三卷。清李调元撰。调元字雨村,号墨庄,绵州(今四川绵阳)人,乾隆进士,官至潼商道。尝辑有《函海》一书,并著有诗集诗话等。此书凡三卷,据其自序云:“讲易之余,多集古本,互相考质,其有文字异同之处,随时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