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经苑二十五种

经苑二十五种

二百五十卷。清钱仪吉(1783-1850)编。钱仪吉字霭人,一作蔼人,初名逵吉,号衎石,又号心壶、新梧,浙江嘉兴人。嘉庆十三年(1808年)进士,改翰林院庶吉士、授户部主事、累迁给事中。后因事罢官,主讲广东学海堂、河南大梁书院十余年。弟泰吉,字警石,通经学。时称他们兄弟为“二石”。仪吉工于文章,治经兼通汉宋,读史长于地理。著有《经典征文》、《衎石斋记事稿》、《皇舆图说》、《国朝献征集》、《旅逸小稿》等书。还仿宋人杜大珪《名臣琬琰碑传集》体例,搜集、节录名人墓志传记,编《碑传集》一百二十卷。任教于河南大梁时,见旧籍在汴京流传很少,乃出家中所藏之书,集资补刊徐乾学《通志堂经解》未收之书,刊刻宋元经学家著述四十一种,名曰《经苑》。其中经仪吉亲手校雠、增补、纠谬的只有二十五种,另外还有宋陈经《尚书详解》、傅寅《禹贡说断》等十六种,未及校雠刊刻,仪吉因积劳成疾,卒然去世。其子尊煌便将父亲所刊定的四十一种书目刻于卷首,又将二十五种书目附后。书前有钱仪吉撰写的序言。《经苑二十五种》目录:宋司马光《易说》六卷,宋张根《吴园易解》九卷,宋杨万里《诚斋易传》二十卷,宋徐总干《易传镫》四卷,元黄泽《易学滥觞》一卷,宋郑伯熊《敷文书说》一卷,宋黄伦《尚书精义》五十卷,宋赵善湘《洪范统一》一卷,宋王质《诗总闻》二十卷,宋吕祖谦《吕氏家塾读书记》三十卷,宋戴溪《续吕氏家塾读书记》三卷,宋王安石《周官新义》十六卷、附二卷,宋李如圭《仪礼集释》三十卷、《仪礼释官》一卷,唐陆淳《春秋集传纂例》十卷、《春秋微旨》三卷,宋苏辙《春秋集解》十二卷,宋朱熹《孝经刊误》一卷,明吕维祺《孝经仁义》二卷、《孝经或问》三卷、《孝经翼》一卷,宋赵汝谐《论语意原》四卷,宋熙时子《孟子外篇注》一卷,元许谦《读四书丛说》七卷,宋熊朋来《瑟谱》六卷。有清道光间大梁刊本行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郧县志略

    不分卷,清侯世忠纂修。侯世忠,山西夏县人,举人,官郧县知县。郧县,旧志今无可考。康熙初,县令张杞檄征县志,仅得钞本,乃取康熙八年(1669)仇昌祚新编府志类编,增补附入,至二十二年(1683)侯世忠续

  • 鱼凫汇刻

    三种,四卷。清鱼凫居士编。鱼凫居士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此丛书收入三种:清蔡寿祺《筹蜀记》一卷并附录、《惠蜀书》二卷并补遗、清徐灼《汉安征信录》二卷。均记蜀中战乱事。前有咸丰十一年(1861)鱼凫居士

  • 三水县志

    十五卷首一卷。清郑玫纂修。郑玫字文玉,号虚舟,福建龙岩人,举人,康熙间任三水知县。为官善政,初上任时,三水因地势低水患最甚,其单骑四出,巡视基围,设法堤防,督劝修筑,自此基围高筑,田舍无恙,士民德之,

  • 序芳园稿

    二卷。明赵伊(约1545前后在世)撰。赵伊,字子衡,浙江平湖人(生卒年不详)。嘉靖二十年(1592)进士,官广西按察副使。本稿共二卷。为其甥沈懋孝所选,附有刘子伯的评点。其诗时有清新通脱之气,却酝酿未

  • 武进阳湖县志

    三十卷,首一卷。清王其淦、吴康寿修,汤成烈等纂。王其淦,字筱霞,江西庐陵人,清廪贡生。同治三年(1864)六月任金坛知县,五年二月任武进知县,光绪二年回任金坛,四年调任阳湖知县,六年复任武进知县,于十

  • 荀子平议

    四卷。清俞樾(详见《群经平议》条)撰。是书为《诸子平议》之第五种。《成相》篇,“慎圣人”改作“慎听之”,可备参考;“欲衷对”,改作“欲对衷,比王念孙之说为公允。《修身》篇,饶乐之事,“兑而不曲”,以为

  • 子之还兮,遭我乎之间兮。并驱从两肩兮,揖我谓我儇兮。子之茂兮,遭我乎之道兮。并驱从两牡兮,揖我谓我好兮。子之昌兮,遭我乎貂之阳兮。并驱从两狼兮,揖我谓我臧兮。

  • 周易义海撮要

    十二卷。李衡(1100——1178)撰。李衡,字彦平,自号乐庵,两宋之际江都(今江苏扬州南)人。绍兴二年(1132年)进士,为官梗直,专以诚意教化人民。以秘阁修撰致仕。著有《周易义海撮要》、《乐庵遗书

  • 礼书附录

    十二卷。清陈风泉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凤泉,安徽泾县人,官石埭县学。该书融汇多家,博取前人有关礼制的研究成果对古礼作简要解释。重点参照清人秦蕙田《五礼通考》、宋陈旸《乐书》、清惠士奇《礼说》等。分列十二

  • 满汉类书

    三十二卷。清桑额(生卒年不详)撰。桑额字省斋。由起居注收掌官,改授山西内院七品笔帖式。专司抚署公牍,翻译清汉事务。此书为桑额历经二十余年,为官公务之余,利用闲暇时间编辑而成。成书于康熙三十九年冬月,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