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等韵简明指掌图

等韵简明指掌图

图一卷,论一卷。清张象津撰。象津字汉渡,山东新城人。尚著《白云山房诗集》、《白云山房文集》、《考工释车》、《离骚经章句义疏》等。张氏嘉庆乙亥年(1815年)自序云:“今年诸孙幼稚者,欲使知平仄,其才敏钝不一,不可口传,欲为简明图,使有持循,乃取《字典》等韵图复加寻绎,忽若别有所见,乃为此图而各为记以附之。”可见这部韵图是张氏仿照《康熙字典》卷首所附韵图编制的。书分十二摄,又分开合正副韵。十二摄为:迦裓根歌高干冈该钩庚傀歌。歌摄重见,作者注一作革歌切,一作革波切。声母分为牙、舌头、重唇、齿、舌上、轻唇、半齿半舌七音,辖十九个声母。声调分为平、上、去、入、下平五类。图例横列声母,纵分四栏列开合正副四呼,交合处有音有字者列字,无字者列反切。张氏说:“十二天地之全极,……则声之全数固宜为十二矣。然取等韵读之,只得十一声,旧疑为限于乡土,因问登州牟卢波及大名王生渠,亦谓然。盖第二结摄与第十二歌摄不能分也。分读之则又与他韵相混。今再检等韵,其结摄正开、正合皆无字,惟副开、副合有字;歌摄则正开、正合皆有字,而副开、副合无字,再以他摄之开合法例按诸二摄,乃悟结摄之正开、正合无字者,其音即歌摄正开、正合之字也。歌摄之副开、副合无字者,其音即结摄副开、副合之字也。由是言之,则为等韵者于十二摄亦止得十一声矣。”张氏认为《字典》所附之《字母切韵要法》所分的结摄〔ie〕及〔ye〕韵,与歌摄的〔o〕〔uo〕韵合在一起,认为它们恰是互补关系,所以不立结摄,说明此时的〔ie〕〔ye〕韵(为原入声韵变来)可能也读为〔io〕〔yo〕,或〔ie〕〔io〕等两读,所以张氏认为可归为一摄。结摄取消之后,为了凑足十二之数,重列歌摄,以补结摄之虚位。大概此时的歌摄字既可读〔o〕(革波切),又可读〔〕(革歌切),故可分立两韵。这是张氏这部韵图分韵的主要特点。是书汇入《白云山房集》,有道光十六年(1836年)张绳武等拜经堂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英吉利广东入城始末

    一卷。清七弦河上钓叟记。作者生平不详。是书卷尾有作者自叙。记事起自道光十三年(1833年),与英国议和,许兵费银两千一百万元,定和约五年而一易始,至咸丰九年(1859年),叶名琛在孟喀喇大里恩寺地方花

  • 灵城精义

    二卷。旧本题南唐何溥(生卒年不详)撰。何溥,字令通,生平不详。此书分上下二卷。其上卷论形气,主要叙述山川形势、辨龙辨穴之法;下卷论理气,主要阐发天星卦例、生克吉凶之兆。宋以来诸家书目对此书都不著录,书

  • 锦囊启源

    无卷数。不著作者。从该书内容来看,与元明之际算法相当,可知应写于元末明初。《锦囊启源》现无刻本传世,仅从《诸家算法》与《永乐大典》中存有该书部分内容,计有提纲二条,应用问题三十个,由此可推知全书大致内

  • 郑氏古文尚书

    十一卷。汉郑玄(127-200年)注,宋王应麟(1223-1296年)辑,清李调元(1734-1802年)补正。郑玄字康成,北海高密(今属山东省)人,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大师。世称“后郑”,以别于郑兴、

  • 黄帝阴符经注

    ①一卷。唐张果(生卒年不详)撰。张果,据《旧唐书·方伎列传》称,不知何许人,武则天时隐于中条山,往来汾(临汾)、晋(太原)间,时人传说他有长生秘术,武则天遣使召之,诈死未应。唐开元二十一年(733年)

  • 阜宁县志

    二十四卷,首一卷。清沈国翰、阮本焱修,陈肇、殷自芳、江启珍纂。沈国翰,字筠生,安徽泗州(今泗县)人。监生,同治八年七月(1869)知事阜宁县,十二年复任。阮本焱,字晋朋,浙江余姚县人。光绪十年(188

  • 念庵集

    二十二卷。明罗洪先(1504-1564)撰。罗洪先,字达夫,号念庵,吉水(今属江西省)人。洪先幼慕罗伦为人。十五岁读王守仁《传习录》,深喜之。欲往受业,被其父阻止。乃师事同邑李中,传其学。嘉靖八年(1

  • 类篇

    四十五卷。旧题宋司马光撰,实为王洙、胡宿、掌禹锡、张次立、范镇等人相继修撰。英宗治平三年(1066)二月,范镇出镇陈州,才由司马光代之。时已成书,唯缮写未毕。治平四年缮写完毕,由司马光奏进朝廷。传为司

  • 大衍一说

    一卷。清茹敦和撰。此书与《大衍守传》一样,取圣人作易及天数五、地数五、参伍以变大衍之数,节而释之。作者以大衍为揲蓍求卦之法。易无数,而蓍有数,蓍之数即天地之数,五十五数之图本郑康成,四十五数之图即由此

  • 天主圣教约言

    一卷。葡萄牙苏如望(?-1597)撰。苏如望字瞻清,耶稣会士,万历二十三年(1535)入中国,在南昌传教,万历二十五年(1597)死于南昌《天主圣教约言》是一部耶稣教之作,大体内容是宣传教义,包括天主